廿载芳华 桥通世界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书写国际交流新篇章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5年第9—10期作者: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委宣传部
字号:默认超大|


吴桥杂技大世界

9月28日至10月3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与石家庄市两地联动举行,这是杂技节首次将主体活动设立于“中国杂技之乡”吴桥。本届艺术节不仅承载着杂技艺术从探索到成熟的发展记忆,更以开放的姿态搭建起全球文化交流的桥梁,致力于打造一场贯通中外、全民共享的国际艺术盛会。

潜心耕耘:杂技艺术的进阶之路 

吴桥杂技的根,扎在千年的“撂地”表演里。资料记载,古冀州一带曾流行“蚩尤戏”,即一种人们戴着有角面具互相比武、斗力的民间游戏,这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杂技的雏形之一。而吴桥,正是古冀州的一部分。1987年10月25日,首届杂技节在石家庄河北体育馆开幕。

来自澳大利亚、朝鲜、前苏联等6国的27名演员,与国内16个杂技团体的145名演员同台献艺,数万名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此后,杂技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已成为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国际马戏节齐名的世界杂技三大赛场之一。


位于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的江湖大剧院

1991年第三届杂技节,比利时、加拿大、古巴、朝鲜、法国、蒙古、瑞典、美国、苏联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28个节目参加了这次世界东方的杂技盛会,会上,美国玲玲马戏团、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等国际知名团体首次亮相。

1993年第四届杂技节,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41个节目、366名演员参加了这次杂技盛会,实现了参赛团体五大洲全覆盖,世界上主要杂技强国的参赛团体汇聚河北。

1999年,第七届杂技节迎来里程碑式跨越——被称为“世界最年轻的杂技馆”的河北艺术中心落成启用,实现了硬件设施与国际全面接轨。自此,杂技节在参赛节目质量、评选层次和硬件设施等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跻身世界一流大赛行列。该届杂技节设立的“国际马戏论坛”,成为世界杂技赛事中独树一帜的品牌项目,被誉为“世界马戏理论的研究中心”。


本届杂技节主场馆东方杂技城内景

9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吴桥启幕。尽管一直以吴桥冠名,但本届是38年来杂技节主体活动首次在“杂技故里”吴桥举办。本届杂技节以“回归故乡、回归街头、回归本真”为主线,包含专业赛事、精品展演、民间巡游、文旅体验等多种形式,开启了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四海和鸣:国际交流的深远影响 

吴桥杂技走向世界的历程,可追溯至一个多世纪前。清末民初,一大批吴桥杂技艺人走出国门,足迹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世界现代马戏之父”的孙福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上个世纪初,20多岁的他出国闯荡,从马戏团杂工做起,后创建“中华国术大马戏团”。该马戏团先后4次出国演出,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时间累计达18年。吴桥杂技艺人史德俊凭借精湛技艺和良好口碑,于1920年成为“万国生意会”首位中国会员,为中国杂技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如今,艺术节的举办,让国际观众和业内人士得以深入了解中国杂技的深厚历史传承与当代蓬勃发展的活力。


留学生练习单手撑

杂技作为一种非语言艺术,具有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的独特优势,而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则成为了中外艺术家、文化机构交流的重要契机。每届艺术节都会吸引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杂技团体参赛和展演。第七届杂技艺术节,俄罗斯国家马戏公司的大型节目与中国国内获奖精品节目同台演出,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杂技艺术的交流与融合;第十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秦俑魂”——独轮车技》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秦俑与独轮车技相结合,震撼全场……一次次竞技和交流,将国外的创新表现手法和舞台设计理念引入中国的同时,还展示了中国传统杂技的高难度技巧,促成了中外杂技艺术的双向学习与共同进步。


由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沧州杂技团演员共同打造的《凌云狮秀——流星》获得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秦志刚/摄

艺术和产业的结合,已成为扩大对外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1989年第二届杂技艺术节期间,河北省戏剧节和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开启“艺术+产业”联动模式;从1995年第五届开始,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亮相洽谈会,与河北企业签约合作;发展到1999年第七届,签约项目数量从最初的15项上升到176项,引进省外资金更是从3200多万元上升到40.1亿元;2005年第十届开始,艺术节设立杂技商演项目洽谈会,搭建国际杂技商贸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宽产业合作边界。在杂技艺术节的持续带动下,越来越多身怀绝技的吴桥杂技艺人走出国门,他们带着精彩的表演登上国际舞台,吴桥杂技的独特魅力远播四海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今朝绽放:杂技盛会的特色亮点

本届杂技节围绕“叫响吴桥杂技品牌、带火吴桥杂技产业园区、完善吴桥杂技产业链条”的办节目标,精心谋划了启动活动,“杂技之光”“故乡之约”“发展之路”等主题活动及闭幕活动5大板块共12项活动,突出展现三大办节亮点。


杂剧演员在江湖大剧院表演《车技》

坚持回归街头,全民共襄盛会。时隔四十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终于回归故事的起点——沧州吴桥。本届艺术节通过九月庙会、绝活擂台竞技、青春“杂”荟等群众性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杂技魅力。正是对杂技艺术本源的深情回归,本届杂技节不仅是一场国际顶级赛事的举办,更是一次深具象征意义的文化寻根与精神还乡之旅。


9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开幕。

坚持回归本真,汇聚精彩奇绝。本届杂技节从全球范围内遴选出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顶尖节目,这些节目代表当今杂技界最高水平,将分为A、B两台轮换竞技。最终,由国际杂技界知名人士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金狮奖3 个、银狮奖6个(含并列)、铜狮奖6个、优秀表演节目10个、优秀展演节目3个。活动期间精选国家艺术基金近年来资助的12个国内顶级节目组成专场,举办“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杂技节目展演”,集中展示国内杂技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促进中外杂技艺术深度交流。


9月28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式上表演。

拓展文旅产业,释放发展动能。吴桥将以举办杂技节为契机,重点打造囊括游乐城、博物馆、剧院、学校、酒店等多业态在内的吴桥杂技主题综合产业园区,延伸杂技跨界融合产业链条,举办国际马戏交流、国际杂技商演洽谈等人文交流活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以“吴桥杂技”与“京杭大运河”两大文化IP为纽带,拓展“杂技+研学”“杂技+银发”等新业态,构建“文化+旅游+度假”的全新生态,让千年技艺持续释放活力,彰显深厚文化底蕴的持久生命力。未来,吴桥将在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向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奋力迈进,让吴桥文旅名片闪耀全球。

(图文供稿: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高倩倩)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