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爱国爱澳教育 书写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新篇章

——专访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5年第8期作者:赵慧颖
字号:默认超大|

爱国爱澳是澳门精神的核心要义,也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在国家发展的壮阔征程中,推动澳门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既是时代命题,更是使命担当。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以下简称“澳门教青局”)以“教育兴澳、人才建澳”为核心战略,通过系统性改革与创新性实践,构建起教育与产业协同、本土与国际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日,澳门教青局局长龚志明接受本刊记者专访,详解澳门在系统推进教育优化升级、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与未来规划。

筑牢教育根基 厚植家国情怀

中国新闻发布:在促进青年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背景下,澳门在教育体系改革方面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

龚志明:澳门始终将教育作为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基础性工程,多年来形成了“课程筑基、实践赋能、协同育人”的体系化经验。

在课程体系上,我们将国情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核心内容,构建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连贯的课程链条,并通过编写系列校本教材等方式,让国家历史、文化基因深植青年心中。例如配合202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我们在历史、品德与公民、常识等科目中,加强了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国家安全教育及中华文化等内容,策划推出《国家安全教育》补充教材,全面支持学校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工作。

从实践维度,我们打造了系列品牌项目,每年组织及资助数万名青少年走进内地城市、乡村、企业、科研机构,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厚植家国认同。同时,我们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挥爱国社团、教育机构、社区组织的联动作用,积极构建“学校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的育人新格局,让爱国爱澳的种子在青年成长各阶段持续生根发芽。


2025年,澳门教青局举办“红色寻根文化之旅”交流团活动。

中国新闻发布:在系统培育澳门青年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方面,澳门教青局采取了哪些具体做法?

龚志明:增强青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自豪感,需要“旗帜鲜明”的引导和“润物无声”的浸润相结合。我们始终将爱国爱澳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灵魂工程,并重点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配合内地202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澳门教青局同年完成了基础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加强了中华文化、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等内容。2024—2025学年出版首套涵盖大、中、小、幼阶段册次的《国家安全教育》补充教材,全面支持学校、高校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此外,目前澳门高校所有学士学位课程已全覆盖宪法和澳门基本法的相关教学内容。

二是活化文化传承载体,创新青少年引领机制。澳门特区政府设立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作为辅助培养澳门青少年家国情怀的重要场所。澳门教青局联动澳门爱国爱澳教育资源,推出“家国情怀延展教育计划”,通过现场参观、实地讲解及多媒体展示等生动形式,帮助青年学生深入认识澳门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角色、澳门与祖国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及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发展成就等,在文化传承中增强民族自信。

三是搭建情感共鸣平台。我们利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联动教育界及青年界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激发青年的家国情怀。今年适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澳门教青局联动教育界及青年界成立活动筹备委员会,共同开展系列纪念活动:举办“红色寻根文化之旅”“澳门青年看祖国”等多场交流团活动,推出“抗战与澳门”历史教学资源,支持学校进行抗战教育专题活动,为学生讲授相关历史;举办抗战电影专场等活动,以多元形式强化抗战历史教育,弘扬和平理念。

服务国家需求 直面当下挑战

中国新闻发布:在衔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需求、加强与内地教育交流合作方面,澳门教青局推出了哪些务实举措?

龚志明:对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与内地教育合作,是助力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路径。我们聚焦“精准对接、资源联动、能力提升”推出系列举措。


2024年,澳门教青局组织学生到粤港澳大湾区研习,图为学生对六足机器人零件进行装配与电路连接。

在专业布局上,引导澳门高校围绕国家技术攻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新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前沿专业,与内地高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专业设置与国家产业规划同频共振。此外,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培养孵化及成果落地应用工作,推动中医药、集成电路、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转化,实现校企双向奔赴,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落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特区政府依据国家赋予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有序建设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推动澳门高校到横琴合作区设立校区,引进国外优质高教资源,推动与其他国际性大学开展教研合作,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科技交流国际化”,促进澳琴联动。粤港澳高校联盟一直为三地高等教育搭建更紧密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中国新闻发布:面对推动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项长期任务,澳门教青局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龚志明:推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长期任务,过程中难免面临认知差异、资源衔接、适应能力等挑战。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打出“认知提升+服务保障+平台支撑”的组合拳。

为鼓励学生融入国家发展,教青局近年把生涯规划工作前移至初中教育阶段,推出“学生生涯规划蓝图”计划,结合教育部支持下的“保送生政策”,支持澳门学生选择就读内地优秀高校。为协助青年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赴内地认识和体验职场文化与环境,今年进一步增加“澳门大专学生内地实习计划”名额至520个,并为完成实习的学生发放定额津贴5000元。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拥有丰富多样的产业,其中不乏内地知名企业、头部企业、高新科技企业等。在广东省相关部门、企业的全力支持下,澳门特区政府今年除了开展各项赴内地的实习、交流和培训外,更分别在广州、澳门举办两场“筑梦湾区 职创机遇”澳门青年大湾区职业之路双选会,提供澳门青年与内地企业对接的平台。此外,澳门教青局与劳工事务局将推出“大湾区职业之路资助计划”,向35岁及以下高校毕业生提供5000澳门元、最长18个月的补贴,资助其赴大湾区及横琴合作区内指定企业工作,助力青年拓展职业发展路径。

创新培育模式 提升教育质效

中国新闻发布:澳门自2017年起出台了系列高等教育政策,推动教育体系现代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如何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效能?

龚志明:澳门特区政府积极推动澳门高校结合“国家所需、澳门所长、高校所能”,贡献自身力量。澳门高等教育近年在国家支持下,取得长足进步,如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已跻身世界大学排名前300;在ESI(基本科学指标)学科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整体达到15个,其中工程学、计算器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更跃升至前0.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2025年施政报告中,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提出“四大”建设项目,其中“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正是澳门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效能的重要举措。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澳门高校将有序赴横琴延伸办学并设立校区,加强理工类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同步推进拔尖人才培养。

今年,澳门教青局对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开展《澳门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2021—2030)》中期评估,从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国际化与数字化、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深化高等教育区域联动发展等方面,推动澳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放眼未来,澳门特区政府将进一步依托“澳门+横琴”一体化协同发展,持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完善湾区人才联合培养体系,聚焦科技创新合作,助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到访学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中国新闻发布:展望未来,澳门在深化爱国爱澳教育、助力青年成长发展方面,有哪些系统性布局和长远目标?

龚志明:澳门教青局贯彻习近平主席对澳门提出的“四点希望”,坚定“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施政理念,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制,积极推动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青年施展抱负创建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深化爱国爱澳教育方面,将按三大原则开展,一是导向性,夯实爱国爱澳的核心价值,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年轻人;二是系统性,要全覆盖、多层次,结合从幼儿园到高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确保连贯性和系统性,希望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责、家庭参与、社会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三是创新性,包括形式创新,会用科学技术,紧贴时代,打造虚拟、体验感及沉浸式更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内容亦会创新,立足本地,与大湾区联动,亦与国家其他地区联动。

在助力青年成长方面,澳门特区政府开展系统性工作,全方位支持青年学业、就业、事业发展。一方面,在中学阶段,教青局近年已把生涯规划工作前移至初中教育阶段,协助学生了解各行业发展前景,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兴趣进行生涯规划。在高等教育阶段,推动本澳高等院校完善学科布局,并用好内地升学保送,以及奖助学金的政策引导作用,支持学生升读与重点产业发展相关的学科。另一方面,从多渠道为学生及青年提供最新就业市场信息,搭建与企业互动平台,为实习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在青年初期就业阶段,澳门教青局联同劳工事务局推出“澳门青年就业配对会”“澳门青年职前辅导会”“澳门青年大湾区职业之路资助计划”,支持青年就业。澳门特区政府还为青年在职晋升提供支持,通过“持续进修发展计划”“人才培养考证激励计划”,鼓励居民考取各类获国家或国际机构认证的资格证书,促进其提升专业能力。

在长远目标上,我们期望让澳门青年在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人生理想,成为“一国两制”事业的坚定传承者和国家发展的积极建设者,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澳门篇章。

爱国爱澳薪火相传,融入大局未来可期。在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澳门将持续深化爱国爱澳教育,为青年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澳门青年在与祖国同发展、共进步中绽放青春光彩。

(责任编辑:陶恒)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