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024年4月22日下午,中葡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澳门举行。图为与会各方签署《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24—2027)》。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摄
7月底,第16届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盛大举办,500余位来自中国内地、澳门及各葡语国家的政商界代表参会,共促中国和葡语国家产业务实合作。此次洽谈会成果丰硕,安排了逾120场商业配对,促成6份合作协议的签署,内容涉及仲裁和争议解决合作、农业产品、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贸易额持续攀升,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全球经济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的重要平台,由中国商务部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承办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简称“中葡论坛”)依托澳门的独特优势,坚守“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见证了双方合作从经贸“单线联系”拓展为涵盖科技、文化、民生等多领域的“立体网络”,成为了一座助力共同发展的“连心之桥”。
中葡论坛:中葡合作的“连心之桥”
自2003年创立以来,中葡论坛历经2次扩员,最终实现了中国与所有葡语国家(9个)在这一平台上的“大团圆”,彻底打通合作渠道,让各方资源得以充分流通。如今,论坛以经贸合作为主题,已经发展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幅员大小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在政策沟通方面,论坛构建起完善的对话协商机制。迄今为止,论坛已成功举办6届部长级会议和1次特别会议,通过高层访问、高官磋商、地方合作等丰富形式深入交流,有力推动了双方友好关系的持续升温,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为后续各领域合作筑牢根基。在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国部长共同签署的《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24—2027)》明确了未来合作方向,在巩固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积极布局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蓝色经济等新兴领域,为双方合作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
经贸合作成果更是丰硕喜人。2023年,中国与葡语国家贸易额高达2209亿美元,较论坛创立之初增长近20倍;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葡语国家各类投资存量近800亿美元,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约1400亿美元,中国已稳稳占据葡语国家重要经贸伙伴之席。中葡合作发展基金累计在葡语国家投资4.7亿美元,带动中国企业赴葡语国家投资超50亿美元。在莫桑比克,由中葡合作发展基金参与的农业园项目,为当地引入先进种植和管理技术,已培训超2000名农户,助力农业增产增收;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由中企承建的新能源光伏电站项目不仅为居民输送清洁能源,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太阳能电池板等上游产业蓬勃发展。这些项目如同璀璨明珠,镶嵌在中葡合作的经贸版图之上。
.jpg)
2024年12月4日,“记忆·遗传·异变——中国与葡语国家艺术年展”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此次年展是第六届“相约澳门——中葡文化艺术节”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视觉中国/供图
在民心相通领域,中葡论坛同样成绩斐然。中国为葡语国家学子提供奖学金,派遣医疗队到亚非葡语国家;中国开设葡语专业的高校数量稳步增加,葡语国家学习汉语的人数也日益攀升;中葡文化周已成功举办16届,葡韵嘉年华、中葡文化艺术节、文化论坛、影视艺术展等文化交流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众多民众参与,极大增进了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一国两制”下澳门的独特角色与担当
澳门是中葡论坛常设地,亦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的关键枢纽。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加持下,澳门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价值,担当起“精准对接人”“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
澳门拥有与葡语国家相近的行政和法律体系,长期深耕中葡双语教育,培育出大批中葡双语人才以及熟悉双方经贸、法律制度的专业人士。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成为推动双方合作的“润滑剂”。许多葡语国家企业家对中国内地投资环境缺乏了解,澳门的专业人才便能凭借自身优势,为内地企业“出海”葡语国家市场出谋划策,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向葡语国家企业详尽介绍内地投资环境,助力其快速融入中国市场。
此外,澳门还携手广东共同设立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已成功帮助澳门和内地的9家企业共12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其中9款产品获得上市许可,7款产品已进入巴西市场。在“以医带药”模式下,产业园合作举办“葡语系国家传统医药研修班”,依托国际青年中医生交流基地开展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为葡语国家培训相关医疗人才,为当地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在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助力拓展葡语国家中医药市场。
.jpg)
2024年4月23日上午,中葡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企业家大会在澳门举行。图为企业配对交流。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摄
在平台建设方面,澳门特区政府通过建立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等,已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经贸关系。为扩展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功能,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商贸合作交流,持续为有意开拓中国以及葡语国家市场的企业、机构及个人提供商贸咨询及转介、办理在澳成立公司手续、洽谈配对等支援服务。2024年至今,该平台已向逾160家有意开拓中葡市场的企业提供服务。
同时,由澳门、横琴合力打造的中葡金融服务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投融资服务,先后发行55亿元“一带一路”主题债券和2.5亿美元“中葡平台建设”主题债券,支持中葡企业的投资贸易等活动。早在2020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与大西洋银行就签订了中国与葡语国家市场业务合作协议,致力于为中国内地与葡语国家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则充分发挥作为澳门人民币清算行的优势,建立了覆盖葡语系国家的资金清算网络,助力澳门打造成为葡语国家的人民币清算中心。今年6月,中国银行澳门分行推出以“七彩人生 五域通达”为主题的综合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打造“葡西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和覆盖面,实现澳门本地、粤港澳大湾区、葡西语国家乃至全球范围的金融协同服务。目前,澳门拥有20余家葡资银行机构,可提供跨境融资、贸易结算等特色服务。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尤其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蓬勃发展,澳门的“超级联系人”角色迎来全新机遇与更广阔空间。横琴合作区“双15%”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同一块强力磁石,吸引众多澳门及葡语国家企业纷至沓来;与此同时,澳门土生葡人、葡侨以及葡人对横琴宜居环境青睐有加,大量人才在此汇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2023年,澳门、横琴和珠海三方共同筹建“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成功举办“巴葡科技企业(澳门)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科创活动,有效提升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科技合作水平,为区域协同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新时代,共绘中葡合作新图景
在全球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合作紧密围绕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在多个领域稳步推进,成果丰硕。这些成就不仅是双方携手共进的见证,更是服务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生动实践。
数字化与绿色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趋势,也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正与葡语国家加强交流互鉴,积极对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携手打造数字、绿色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电商模式成熟、数字技术应用广泛,双方可在跨境电商、数字金融、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例如,2025年即将推出的“中葡数字贸易指数”项目,将为中葡企业提供精准市场导航,助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绿色发展方面,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技术等新能源领域优势显著,可与葡语国家分享技术与经验,加强在新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海洋经济作为新兴领域,蕴含巨大发展潜力。中国先进的海洋探测技术、高效的海水养殖模式,与葡语国家丰富的海洋资源形成互补。从中葡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到中国与葡语国家海洋研究联盟,再到中葡海洋创新研究中心……截至目前,中葡蓝色伙伴关系已孕育出多个合作成果。未来,双方可进一步深化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资源保护、海洋渔业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发海洋经济的“蓝色宝藏”。
此外,中国与葡语国家在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合作的根基深厚,未来可继续加强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产业链协同。
澳门作为中葡合作的前沿阵地,在新时代被赋予重大使命。中国全力支持澳门发挥中葡论坛枢纽的作用,打造高标准综合性的中葡平台,持续完善“三个中心”(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建设、办好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博览会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中国与葡语国家间贸易投资、金融合作、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今年4月,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中国—巴西经贸交流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澳门将充分发挥“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独特定位,以金融、会展、旅游等领域为切入点,助力巴西企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推动澳门等地与巴西构建起“产业+服务”的联动发展格局。而要让这一联动发展格局更具韧性与活力,离不开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大支撑。为此,澳门将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与横琴的“政策叠加”效应,依托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与庞大的市场,进一步拓展中葡合作网络,让这座连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桥梁”更加稳固、宽广。
澳门正以自身独特优势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未来,《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24—2027)》的落实,不仅将为澳门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更会为葡语国家开拓中国市场提供精准对接渠道。中葡论坛这座“连心之桥”,将继续承载着中国与葡语国家的深厚情谊与合作愿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稳健前行,携手绘就一幅更加绚丽的合作新图景。
(责任编辑:陶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