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从古蜀秘境走向全球视野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5年第4期作者:三星堆博物馆
字号:默认超大|


三星堆博物馆中,观众打卡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4月,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正式拉开序幕。三星堆青铜神树、青铜大面具等精美文物的复制品远赴日本,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一展三星堆文明的璀璨。

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丰富,代表着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和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三星堆海外传播的天然影响力。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时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

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牢记嘱托、真抓实干,持续擦亮“世界三星堆”的文化名片,在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文化地标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三星堆文物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向世界讲好三星堆的故事、展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深厚底蕴,是三星堆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本届大阪世博会中,中国馆是用地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重点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哪些文物能够展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自2024年以来,专家在全国各大遗址中挑选对比,最终选定了三星堆在内的几处遗址的文物复制品。据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介绍,负责中国馆布置的专家首先选定了三星堆镇馆之宝青铜神树。“因为神树代表了人类早期对天地自然的认知体系及趋同化的神话宇宙观,而三星堆神树是中国众多神树中伟大的实物标本,可以视作上古先民人神互通神话意识的形象化写照,是古蜀人神话宇宙观具象化的物质载体,恰好和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契合。”此外,青铜面具是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中的典型代表,视觉造型别致、内涵丰富;青铜兽首冠人像造型同样独特,看上去神秘莫测。余健表示,这三件器物展示了三星堆青铜文明丰富的文化面貌,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

三星堆众多文物中不乏国宝重器,自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成以来,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至今已接待游客900余万人,年均接待境外和中央、省级、市级媒体80余家,研发文创产品超1600种,销售收入超1.5亿元。2024年,央视频推出“文脉千年回响”大型直播活动,以三星堆遗址为窗口探寻中华文化瑰宝。直播期间,全网累计发布图文、视频信息近10万条,共计31个国家和地区的227家新闻媒体专题报道了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全网阅读量超500亿次。这次媒体融合海量传播不仅擦亮了三星堆“超级名片”,更推动了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跨媒介叙事:三星堆多维度对话世界的创新实践

近几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环境正在经历叙事格局和传播场景的转变,世界各国对人文交流抱以更多期待。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例证。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下,三星堆文化的国际传播更具深厚内涵。


1993年5月,三星堆文物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

三星堆博物馆以展陈文物的方式,溯源古老文明的内核与基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1993年,三星堆首次走出国门、亮相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此后累计走进20多个国家和100多个地区,参与各类国际性主题展览与外事活动近百次。2018—2019年,“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相继走进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罗马图拉真市场及帝国广场博物馆。2024年11月,“太阳之光:古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在秘鲁印加博物馆揭幕,来自三星堆和金沙的古蜀珍宝,借助复制品和数智技术来到万里之外的秘鲁,让当地观众得以领略古蜀的风采与神秘。


2001年9月,三星堆文物在美国金泊尔艺术博物馆展出。

三星堆博物馆以学术研讨的形式,厚植古老文明的底蕴与内涵,架起文明对话桥梁。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示范工程,也因此增强了“中国阐释”的含金量。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多家单位举办“国际视角下的三星堆文明”等学术活动,邀请海内外学者共同探讨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的重要意义,促进三星堆与世界古老文明的交流与对话。《三星堆研究》《三星堆共识》等科研成果不断出炉,实现国际性的学术资源与研究成果共享。在教育浸润方面,三星堆博物馆积极举办中外青年视频云对话,邀请150多位英国青年与汉学名家、考古学者在线探讨,面向英美学生开展三星堆博物馆之夜直播。

三星堆博物馆以影视艺术为桥梁,演绎古老文明的前世与今生,为历史注入光影魔力。一是举办创意活动。开展“The Big Draw·艺绘三星堆”“三星堆&威尼斯创意设计嘉年华”等艺术主题活动,拓展三星堆文化艺术的想象空间。二是设计剧情演绎。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内首部人工智能全流程制作的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正式亮相,为三星堆文化注入了科幻想象。三是参与纪实传播。中埃联合制作的四集纪录片《当法老遇见三星堆》共六国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大媒体平台播出,观看量超5000万次。借助海外媒体的独特视角和国际化表达,三星堆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首站在卡塔尔正式启动。

三星堆博物馆以数智技术为载体,重现古老文明的气韵与风采,为时空对话开启智慧之门。2024年,“邂逅三星堆——12K 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相继亮相卡塔尔、纽约曼哈顿等地,展览利用数字VR作品、全景式多媒体影像再现古蜀文明灿烂辉煌。在2024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文明伙伴计划——三星堆推介专场”上,三星堆国际展示传播平台正式揭幕,中国三星堆金面具与希腊阿伽门农金面具同框出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希文化交流书写了新的注脚。


“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亮相纽约曼哈顿。

三星堆文化出海“方法论”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是数千年前先民留下的灿烂文明成果。如何将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播好?三星堆博物馆秉持开放多元的理念,开展跨界合作,激发古蜀文化创意,探索了一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首先,注重科技赋能,唤醒沉睡千年的文明记忆。三星堆博物馆主动聚焦典型文物,树立以考古文博为核心的传播议题,利用数字智能化技术赋能文博展示。例如,“邂逅三星堆”全球巡展巧妙运用了“文化+科技”的创新表达。展览通过全球首个12K超高清微距技术,将青铜神树、黄金面罩等文物的细微纹路放大至亿万像素级,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指尖轻触屏幕便能看清三千年前的铸造痕迹与岁月斑驳。

其次,形成传播矩阵,构建全球文化共振场域。三星堆博物馆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2023年4月13日,三星堆博物馆与抖音集团正式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三星堆博物馆”抖音官方账号,提供科普内容和信息资讯,并结合年度重要节点和宣传主题策划推广活动,利用AR、VR等技术手段助力三星堆建筑、文物、故事“活起来”。据统计,截至目前“三星堆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及抖音账号的粉丝共计788万,新媒体运营成效显著。


三星堆博物馆文创商店内,各色商品琳琅满目。

再次,坚持创意破圈,打造现象级文化IP。三星堆博物馆主动走出文博行业“舒适圈”,秉持多元开放的理念,开展跨界合作,打造三星堆生活美学,“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几年前,三星堆博物馆推出青铜面具文创雪糕,一炮走红。此后,文创馆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包括缩小版金面罩巧克力、袖珍款青铜神树冰箱贴、三星堆主题盲盒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有力推动三星堆文化的广泛传播。

最后,回归价值共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三星堆博物馆主动遵循国际传播规律,适应国际化语境与表达方式,树立“分享为先”的国际传播观念,找寻共通审美与信仰,实现与海外公众的关切点、兴趣点的契合与互动,促进思想共鸣与文化互鉴。2021年3月20日,由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联合策划推出的电音歌曲《我怎么这么好看》MV,通过方言说唱的年轻表达、押韵贴切的歌词以及真实细腻的原创手绘动画,收获了海内外媒体和网友的喜爱。这种“亚文化”“非主流”的传播方式,以轻松、新潮的形式触达海内外Z世代群体,不仅讲述了中国故事,更加构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坐标系。

文物是文化传承的历史印记,三星堆博物馆将承载更多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任务,用文物、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为全球观众呈现更加多元化的文化遗产内涵,共绘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画卷。

(责任编辑:赵慧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