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医遇见AI:徐凤芹谈跨界融合新实践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5年第4期作者:陶恒
字号:默认超大|


徐凤芹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DeepSeek等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与传统中医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如何借助AI之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首届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药专家徐凤芹。

中医精神的薪火相传

徐凤芹与中医的缘分,始于高考前的一次志愿修改。1979年,成绩优异的徐凤芹原本报考的是北京医学院,身为祖传中医的老师却建议她报考中医院校,将志愿添上一个“中”字,就这样,徐凤芹踏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门。数理化功底深厚的她,初入大学面对满是医古文的课程,难免心生郁闷。然而,随着对中医知识的深入学习,徐凤芹越来越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1984年,徐凤芹入职西苑医院。1997年,她迎来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继承工作中成为陈可冀院士的学术传承人,2000年又成为陈院士的博士研究生。陈院士始终秉持“德在人先,利在人后,勤于磨练,逆境不退”的育人理念,以独有的方式引领徐凤芹成长。在日常生活里,陈院士常以“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人生箴言教导她,嘱咐她要善于发现他人长处,学会合作共进;还先后赠予“行到山腰处方知天更远”“谦恭坦诚”等书法作品,提醒她莫满足于现状,笔端墨韵饱含对学生的嘱托与期许。

在跟随导师出诊的过程中,徐凤芹近距离领略到他的精湛医术,感受到他不分亲疏、慈爱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的医者风范。在导师高标准严要求的浸染下,徐凤芹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和实践,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一次病历批改中,她得到了导师的极高评价:“徐凤芹同志,中西临床经验及理论知识扎实,学习刻苦,悟性高,是一位有培养潜力的中医师”,这给了她极大的鼓舞。撰写学术文章时,导师更是细致入微,用词、标点皆严格把关,这些手稿至今仍被她视作珍宝。

跟师学习结束时,考核要求采用“背对背”模式,即导师先为病人诊疗、开具处方,学生再重新问诊、查体,所开处方与导师的符合率需达到80%以上才算合格。尽管压力巨大,但徐凤芹凭着过硬的本领,最终以颇高的处方符合率通过了考核。

博士毕业后,徐凤芹继续深耕心血管领域,成就斐然。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不断求索精神,持续开展心血管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心血管科研项目,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上屡有突破,相关成果多次发表于权威医学期刊,出版心血管相关专著3部。临床中,她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诊疗方案,治愈众多疑难心血管病症患者,赢得广泛赞誉。

近些年,徐凤芹的研究方向逐步从心血管领域转向老年医学领域。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她始终满怀爱心,期望在老年人长期照护、延续性护理等方面作出更多贡献。通过老年人共病研究,她发现,近半数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认知障碍问题。鉴于此,她积极推动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筛查工作,力争早发现、早干预。在治疗手段上,她运用中医活血补肾等方法,帮助许多老年病患显著改善了症状。

自2002年以来,徐凤芹累计培育了80余名硕博研究生及学术传承人,为推动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注入新生力量。她深知,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方面,积极借助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支持学生开展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老年医学大会、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免费培训等,培养更多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人才,全力推动老年医学事业,尤其是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的发展。同时,她也强调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比如优化教育体系、促进国际交流、推进医工融合研发中医器械等,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人才,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数字丝路”实践

在中医药“数字丝路”实践中,徐凤芹带领的医疗团队在柬埔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1年,徐凤芹临危受命,作为先遣组成员及首支国家援柬抗疫专家组的领队前往柬埔寨协助抗疫及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彼时,柬埔寨疫情严重,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抵达柬埔寨后,医疗队面临诸多挑战。语言沟通便是一大难题,北京益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周建国知道后,带领自己的团队加班加点研制中柬英互译机器人,并无偿捐赠给了医疗队员每人一个,解决了燃眉之急。这款机器人不仅能精准翻译,还具备病历结构化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诊疗工作。

身在异国,为寻找合适的住所,徐凤芹作为筹备组负责人四处奔波,不仅要考虑成本,还要满足医疗队安全、活动空间等需求,却毫无收获。机缘巧合,因治愈了来自中资企业威尼顿公司一名员工的病症,医疗队得以入驻其带有宽敞院子的驻地并得到了公司总经理及团队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解决了语言、居住问题,另一大要务便是解决在柬埔寨当地的执业资质问题。中国执业医师证仅在中国大陆通用,若赴他国执业,需遵循当地规定,按流程获取被认可的执业医师资格证,否则将被视作非法执业。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及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医疗队全员获柬埔寨卫生部备案许可,中医诊疗手段及药品均完成报备,这为中医在柬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诊首日,医疗队接诊了一名被腰痛困扰的柬埔寨记者,在骨科医生的精准治疗下,他的疼痛很快得到缓解。随后,媒体详实地报道了此事,吸引了大批患者慕名前来。

有位患者因为摔倒只能靠轮椅出行,经中医治疗后,竟奇迹般地重新站了起来,并且重返足球场,他对中医的疗效赞不绝口,还说“我能重返球场全靠中国医生一双神奇的手”。有个柬埔寨女孩,因为幼时药物不良反应,聋哑了20年,在医疗队的帮助下,被施以针灸,逐渐恢复了听力……很快,中国医生娴熟的诊疗手法、中医卓越的疗效在当地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徐凤芹更是凭借高超的医术,受邀为柬埔寨王室成员诊疗,为中柬友好交流书写了一段佳话。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5日,柬埔寨卫生部为中国援柬中医抗疫医疗队举办欢送暨授勋仪式,后排右六为徐凤芹。

在柬埔寨期间,徐凤芹率领的医疗队肩负重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精心制定驻地管理规范、门诊就诊规范等文件,全力保障医疗服务安全有序进行。

为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医疗队不仅定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为当地医护人员传授中医药文化知识,还依托柬华理事会和华文学校开展中医科普讲座,培养了一批当地翻译,为门诊诊疗工作的开展搭建沟通桥梁。为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在当地华人的支持下,医疗队定期深入不同社区开展义诊,建立中医药文化长廊。

医疗队将中医抗疫的有效临床经验带到柬埔寨,积极开展各项医疗援助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援柬任务,赢得了柬埔寨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当地时间2023年5月15日,柬埔寨卫生部为中国援柬中医抗疫医疗队举办欢送暨授勋仪式,柬埔寨卫生大臣蒙文兴向17名中国中医专家颁发了柬埔寨王国骑士勋章。此后,医疗队项目正式被纳入援外系统,持续助力中医药“数字丝路”建设。

AI赋能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眼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迅猛发展,不少医院已经接入此类技术。谈到此现象,徐凤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医学专业知识给出了建议。

今年春节期间,她特意体验了一款AI医疗程序,感受颇为新奇。在保护患者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前提下,将部分病历、化验单拍照上传后,AI不仅对化验单做出了精准分析,针对病症的解读也十分详细。不过,在给出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时,尤其是中医部分,由于涉及舌脉等复杂信息,AI的方案内容并不够理想。

被问及如何看待AI在医疗领域及其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徐凤芹用“前景广阔”四个字来形容。她认为,从患者的角度,AI堪称“就诊前的得力助手”。现实生活中,不少患者因症状繁杂、对科室功能了解不足,常出现挂错号的情况。借助AI后,患者只需要输入自身症状,AI便能依据算法精准推荐合适的就诊科室、提供就医指引,这极大地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与精力。

对医生而言,AI在辅助决策方面优势显著。即便一些医院尚未引入深度智能程序,部分软件和APP也能在罕见病诊断上为医生提供一些支持。比如,当患者身患多种疾病,主诊医生对某些病症存在专业性疑问时,AI能够为医生提供有效提示,助力更精准的病情判断,辅助临床决策。但她强调,临床医生绝不能单纯依赖AI诊断,毕竟其在功能上仍有提升空间。

在优化医疗流程方面,AI能够助力电子病历快速生成。以往医生填写病历耗时费力,如今AI可依据患者描述的症状,自动生成部分病历内容,这样能显著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控方面,AI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智能质量控制系统能够敏锐提示医疗流程中的潜在问题。同时,AI在文献整理方面表现卓越,能帮助医生迅速查阅海量文献,为科研和临床研究提供丰富资料。

早在“十三五”期间,作为人工智能课题首席科学家,徐凤芹就与中科院计算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专家合作进行了名老中医经验的隐性知识挖掘,开发了基于《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目前,该系统融入了500位名老中医的经验,已在对口帮扶地区向基层医生免费开放,为基层医生提升诊疗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2024年11月9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证结合防治血管衰老重点研究室学术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图为徐凤芹在大会上发言。

针对眼下不少网友借助AI询医问药的现象,徐凤芹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她说,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首要责任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极为关键。以防治糖尿病为例,需要“五驾马车”协同发力,即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适度运动、定期做好监测、按时按量服药以及积极接受医生的专业建议。防治高血压,则需要有效控制饮酒、减少高盐饮食、杜绝肥胖。再比如,给老年群体带来心理困扰的肌肉减少症,主要是因蛋白质摄入不足、缺乏阻力训练所致,改善生活方式更是迫在眉睫。对此,年过六旬的她分享了自己的养生心得,坚持阻力训练,包括负重深蹲、练八段锦、超慢跑、做拉伸等,都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延缓身体衰老。

身为医生,能够治愈患者并收获他们的由衷感激,徐凤芹深感自豪与满足。在她看来,中医是科学且整体的医学,着眼于生病之人而非局限病症,通过辨证论治改善身体状况、促进健康。中医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确切疗效。她也深信,随着AI的赋能,中医药在诊疗、研发等多领域必将迎来光明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林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