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极·千年瓷韵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5年第1期作者:吕宁
字号:默认超大|

开栏的话:

民族品牌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创新的象征,也代表着国家相关行业的综合实力。在中国民族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的今天,讲好品牌故事对于助力品牌强国建设意义重大。本刊今起开设“品荐中国”专栏,旨在从贴近民生的角度,讲述承载着梦想与创新的品牌故事,展现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匠心与实力,展示民族品牌风采,传递民族品牌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

我国的非遗技艺、非遗产品和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自古以来作为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沿着“一带一路”,不远山海,向世界人民讲述着美丽的中国故事,传达着中国人民心怀大同、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传递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诗情茶意的生活智慧,讲述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到今天依然如此。


五洲传播中心出品的纪录片《中国之极》海报

制茶、制瓷、丝绣、制毯等,无不如此。进入新时代,非遗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有了新的生机。景德镇瓷器,便是璀璨星空中明亮的一颗。

一条河,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大洪岭西南麓,流入江西省后,“看中”一片并不富饶的红土地,孕育出一座城市,并成为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母亲河看着它的孩子成长壮大,历数千年而不老,至今仍活力四射、青春飞扬。这条河叫昌江,它的孩子叫景德镇——一个号称“瓷都”,以千年瓷韵而名闻天下的地方。

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它最早设镇于17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因在昌江河之南,始称“昌南”,隶属浮梁县管辖。汉朝后易名为“新平”,出现了陶瓷制造业。

时间在景德镇古街上仿佛凝固了,坚硬的石板被来来往往的独轮车碾磨出深深的辙印,足见当年东埠码头是多么的繁华。从公元713年后的盛唐时期开始,无数瓷器在这里乘舟而下,扬帆海外,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到了1000多年前的宋代,景德镇烧出的轻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得到了宋真宗的喜爱,龙颜大悦,把自己的年号景德赏给了昌南镇,昌南镇也从此更名景德镇,并逐渐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

元朝取代宋朝后,青花瓷也开辟了由素瓷转向彩瓷的新时代。朝廷在这里设立了全国唯一的瓷业行政管理机构——“浮梁瓷局”,专门烧造官府用瓷,并大量出口更加精美的瓷器,使中国瓷器声名远播。人们知道了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为此,他们将瓷器英语名称china借代为中国,china小写就是瓷器,China大写就是中国,瓷器与中国同名。

到了明清时期,朝廷相继在景德镇设置官窑,不仅汇集了国内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更是不惜工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优秀的制瓷原料,烧造出专供宫廷和皇家享用的官窑瓷器,达到了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彼时,“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

韶华易逝,岁月倥偬。在近代那段没落且动乱的岁月中,景德镇无法遗世独立,盛景不在。但非遗技艺在景德镇民间传承,一直没有间断过。“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些美好的词语,是无数为陶瓷艺术继往开来而奋斗不止的大国工匠们竭尽聪明才智,经过不懈的努力,甚至付出生命,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非遗传承人袁世文瓷画作品

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再现历史,至臻未来。到了今天,后人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逐渐看得更高,望得更远了。

工艺在岁月中成熟,质量在时光里凸显。持续的传承、不断的创新,使景德镇瓷业再次到达顶峰,不仅形成了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等优点,而且令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等四大传统经典名瓷继续称雄国内,蜚声海外。

受世界关注的景德镇吸引了众多老外的眼球。每年有3万多名来自海内外各地的陶艺师因痴迷于制瓷手艺来到景德镇,他们被称为“景漂”,其中有5000名“洋景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主席、挪威人托比恩·卡瓦斯博曾将个人展设在景德镇,让艺术的灵魂在瓷都飞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主席托比恩·卡瓦斯博与其个人展作品

景德镇胸怀博大,有教无类,帮助2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留学生学业有成。毕业生中,不少人的初衷只是来留学,没想到后来就成了“洋景漂”。

如果说景德镇被评为“外国人最值得去的地方”是瓷都外在吸引力的最佳证明,那么长期深扎在景德镇的“洋景漂”,则用实际行动告诉众人,这里的内在底蕴更值得驻足。

历经千年,景德镇带着它的瓷器走出江西、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演绎了那些能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故事,让世界认知了中国。

或许,景德镇的明天还将继续演绎出能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新故事。

发展,就会有进步;创新,就会有传奇。

(作者:吕宁 五洲视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陶恒)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