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时隔6年再访越南,也恰逢越中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这次访问取得重要成果,双方签署36份合作协议,并发表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声明》明确“双方同意积极推进下阶段合作,聚焦以下六大方向:(一)政治互信更高;(二)安全合作更实;(三)务实合作更深;(四)民意基础更牢;(五)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六)分歧管控解决更好”。这六大方向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是推动越中关系进入新阶段的基础。
第一,政治互信更高。政治互信是双方在《联合声明》中确认的六大合作方向之首,因为政治互信是两党、两国关系的基础。自1991年11月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双方政治和外交关系日益深化。1999年2月,两党总书记确定了新世纪两国“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16字指导方针,为两国关系在新世纪的发展确定了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2000年12月,两国又发表了《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和领域。2003年4月,两党两国领导人表示要把越中关系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使两国和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2008年5月,两国确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对外关系上,越南始终把对华关系作为越南外交的战略选择和头等优先,中国也把对越关系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双方高层交往不断加强并定期举行会议,为两国关系指明方向。除了高频率的访问外,两国还形成了各自党代会后定期互访的传统,这体现了双方对于彼此关系的重视。
由于政治体制的相似性,两党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双方开展了许多活动。政治互信不仅有利于推动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进展,还有助于彼此管控分歧。
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此次访问越南期间,双方深入讨论了两党两国关系,指明了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出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
在联合声明中,双方一致同意,继续通过双边互访、互派特使、热线电话、互致信函、年度会晤、多边场合会见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两党两国高层密切接触,就双边关系重大问题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形势及时进行战略沟通,对新时期两党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战略引领和指导。
阮仲富总书记强调:“多年来,两党两国和双边人民关系取得许多深刻和全面发展。最突出的是相互了解和信任不断增强,两国已成为彼此的头等经济伙伴”。
可以说,良好的传统友谊和政治互信正推动越中关系发展,同时为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对于指导和引领越中各领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安全合作更实。安全合作首次被确定为双边关系的支柱之一。越南和中国有陆地和海上边界,其中陆地边界长达1400多公里。因此,两国安全合作和人文交流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安全是一个敏感领域,甚至被视为国际政治中国家间关系水平的“衡量标准”。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以来,安全合作不断向前推进,合作形式丰富多样。
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此次访问越南,双方共同讨论世界政治安全形势,探讨越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双方承诺在政治、能源、安全、粮食、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国际危机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双方共同评估国际安全问题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并作出相互合作的承诺。
《联合声明》将安全合作确定为两国关系的支柱之一,体现出两党两国领导人肯定安全合作对于加强两国合作关系、为两国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意义。双方一致同意推动安全合作迈上新台阶。《联合声明》明确表示双方愿推动两国在安全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为了推进安全合作,双方需要加强两国战略互信建设;继续开展越中团结友好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联合声明》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两军各层级、跨渠道、跨领域交流合作;加强两国军警、科研和学术交流合作。
第三,务实合作更深。加强务实合作将为越中两国互利合作、服务两国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带来许多机遇。《联合声明》强调,双方同意深化两国多领域务实合作。
此次《联合声明》的一个新内容是,双方同意以共建“两廊一圈”和“一带一路”为指引,打造贸易优势,促进两国贸易、投资和旅游合作,特别是提高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效率。推动互联互通将有助于越南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铁路线,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在投资方面,《联合声明》强调“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信誉、具备先进技术的企业赴对方国家投资符合各自需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领域”。这也是一个新内容,在越南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深度开拓仍然有限的背景下,为越南企业在中国投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而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信誉、具备先进技术的中国企业赴越南投资,特别是鼓励其参与对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公共投资,对越南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在贸易方面,中国自2004年起一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越南第一大货物供应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美国)。同样,越南也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韩国、日本)。2021年和2022年,两国贸易额连续两年突破2000亿美元。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前11个月越中进出口总值达20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11月当月越中进出口同比增长12.5%,规模创月度历史新高。这一数字表明,两国互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贸易伙伴。《联合声明》强调“双方同意,按照平衡、可持续方向采取切实举措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其中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以使两国的商品更深入地进入彼此市场。“双方同意,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服务两国和地区生产、消费的货物供应链畅通”,这样的有效措施一旦实施,对双方都十分有利。
在财政金融领域,“双方同意,继续加强两国央行、金融监管部门交流合作”,这会帮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债务和外贸领域效率,保障金融安全。而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合作有助于两国加强相互支持的能力,因为越南在粮食生产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中国目前则引领着绿色前沿技术的发展。
第四,民意基础更牢。《联合声明》强调,双方将推动“夯实两党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这对越中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2月13日,阮富仲总书记在会见越中两国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时强调:“两国人民求友谊、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的深切愿望,是两国美好未来的巨大力量源泉和坚实基础。”
民意基础就是人民的共识。事实证明,当两国人民都认同时,民意基础和社会互信将为开展更实质性、更深入的其他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各领域合作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增进民意基础和社会互信。通过交流,双方更加互相了解、更加互相信任、更加亲密无间,这也是两国友好更加牢固的社会基础。
越中传统友谊是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特别是2008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各领域合作取得许多积极进展,为越中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友谊基础。这一成果需要不断继承和发扬,造福两国人民。面对快速复杂变化的世界和地区形势,双方在这方面要一起付出更多努力。
第五,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当今世界面临着多重巨大挑战,如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盛行,尤其是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巴以冲突。双方同意坚持弘扬多边主义,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双方一致认为,世界正在从单极秩序转向多极秩序,当前存在许多危机,特别是国家间信任危机。双方领导人对此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很多合作倡议。
第六,分歧管控解决更好。过去一段时间,越中海上分歧的管控和解决较以往取得更多成果,但在实践和原则、法律规则上仍存在困难。这需要双方努力拿出积极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管控和解决分歧,正如《联合声明》所提出的目标。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2011年,阮富仲总书记访华期间,两国达成《关于指导解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基于和平对话和遵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该协议确定了两国解决海上争议和分歧的基本方向。2011年至今,双方一直按照该协议的原则行事,而此次双方继续作出承诺:“强调要更好管控和积极解决海上分歧,维护南海和地区和平稳定”,“继续恪守两党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由此,为越中双方管控分歧提供了框架,避免引发海上不安全和突发事件。这表明,两国利益与管控好海上分歧紧密相连。双方将继续在国际法基础上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分歧。同时,双方还就低敏感领域提出了合作计划。只有从低敏感领域着手合作,双方才能增进信任,逐步化解海上分歧。
越南和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国有“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越中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理想信念相通、发展道路相似。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访问越南,推动两国在加强和增进政治互信基础上打造合作新框架,夯实了越中关系在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国防、文化、教育等领域发展的基础,推动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步入新发展阶段,为加强彼此友谊、合作与发展,维护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褚廷福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