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漠河市北极村出现绚烂的红绿极光。视觉中国/供图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北辰”,指的是北极星。孔子这么说不是空穴来风。在远古的洪荒大地上,古人类正是遵循着天空中这颗唯一不动的星辰,寻找着自己进化的方向。崇北的文化情结,由此刻在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时至今日,如果你想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一处方向的基点,大概率会一直向上看,直到出现“漠河”两个字,便能向下确定南方,向左右分出东、西方向。这个对应着北极星的方向基点,就是漠河的中国北极村。
这就是漠河成为四极之首的天然因由与文化基础。也因此,漠河的“找北游”,已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方向游”品牌。
文明崛起,逐鹿中原
漠河是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重要分水岭——大兴安岭的最北开端,也是中国第三大河黑龙江的发源地。崇山峻岭与奔腾的大江,构成了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同时也成就了继长江、黄河之后又一处古文明发祥地。据考古发现,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古人类活动。在之后的千万年中,东胡部族在这里兴起,由东胡分化出来的鲜卑族成为第一支南迁的北方古老民族。拓跋氏逐鹿中原,建起了北魏政权,为中国南北方文化交流、汉文化的丰富与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
驯鹿栖息于大兴安岭北坡,它长有鹿角、马脸、驴身子、牛蹄子,是鄂温克人主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鲜卑南迁以后,兴安遗民逐渐繁衍壮大,额木尔河衅蒙兀室韦西迁,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蒙古族。留下的原住民逐渐演化出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北方少数民族。由此可见,黑龙江上游一带曾经是今天许多北方民族的原驻地,在一定程度上,漠河保留了许多古文化传承。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漠河爆发了著名的雅克萨战役,此战最终阻止了沙俄东侵的铁蹄,两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相对平等的条约——《尼布楚条约》。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冒险家穆拉维约夫强行闯进黑龙江,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黑龙江由此成为中俄界江,漠河演变为中国最北的地方。光绪十四年(1888年),漠河发现金矿,大批俄罗斯人越过黑龙江,疯狂盗采黄金。清廷得知消息后,责成北洋大臣李鸿章着手驱散俄匪,创建漠河金矿。李鸿章委派时任吉林知府李金镛赴漠,创办了山海关外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股份制企业。在李金镛、袁大化等人的督理下,漠河金矿成为洋务运动中为数极少的盈利企业之一,其生产的黄金成为北部边陲守军的重要军饷来源,为稳固边防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漠河成为服务金矿的物资转运站、黄金运输的重要节点,逐渐形成了村落。民国六年(1917年),漠河建县。
极端之地,不夜之城
漠河地处中国北极,又是兴安之端、龙江之源,汇集了中国许多“之最”和“唯一”。
漠河是黑龙江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级市。辖区东西长242公里、南北宽150公里,总面积1.8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5万,每平方公里仅为2.7人。地大物博、地广人稀是这里最为雄浑的特征。
漠河的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村子,辖区内的乌苏里浅滩纬度为53°33′43″,是真正的中国最北点。正是由于处于这一纬度,夏至这一天,这里成为中国白昼最长的地方:太阳从落山至初升的时间只有3个多小时,因大气和地面物对阳光的散射和衍射,夏至前后基本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黑夜。游人称夏至的北极村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不夜城”。天然的不夜城,吸引了大量游客,并为当地注入了“日不落,有极光,灯如海,人不眠”的浓厚文化内涵。
而冬至的漠河又是中国黑夜最为漫长的地方,从日出到日落,只有六七个小时。加上冰雾遮蔽,人们一天中真正能够看到太阳的时间最多不超过5个小时。
同时,这里还是中国唯一能看到太阳出现在北部天空的地方。太阳东升西落是亘古不变的自然常识,但在夏至的北极村,太阳却是东北升、西北落,晚霞与朝霞紧紧相连,映照于北方的天空。这种在同一时间欣赏到晚霞与朝霞的神奇天象,为北极村所独有。
这里还是中国最冷的地方,也是年温差最大的地方。2023年1月22日,漠河出现零下53℃超低温,创下国内最新纪录。而到了夏季,这里最高温度可达33℃,年温差在80℃以上。因此,漠河成为中国可以同地欣赏和体验“南国之炎暑,北地之寒凉,西域之冷月,东方之骄阳”四方之美的地方。
漠河拥有中国最北的边境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伊格娜思依诺村隔江相望。在枯水期,江对岸嬉戏的儿童与垂钓的老叟面容依稀可辨,两岸的人们常相互招呼,其情其景,令人回味。
辖区内的北极村,是中国“四至”中唯一一个建有村镇且出入方便的地方,由此也成为游人领略边塞风情的首选之地。
极境奇观,自然魅力
漠河因其独特的地理概念和自然景观,成为神秘而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访的一个重要原因,大抵是因为“世外小镇”——北极村。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端的临江小镇,是国内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之一。
12月1日晚,漠河北极村出现红绿极光。这是继11月5日至6日之后,当地再次呈现这一独特景象。北极光,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现象,其迷人的光芒在黑暗的夜空中舞动,仿佛是自然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璀璨的光影盛宴。漠河北极村的极光,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每年都有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追逐极光,北极村也成为打卡圣地。
一群年轻游客在漠河市黑龙江石碑前留影。
在漠河,“中国最北的石林”同样值得期待。2013年,漠河西南部黑蒙两省区交界处发现了大面积花岗岩石林,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原始石林”,其面积之大、形态之奇、纬度之高、年代之久、生态之优、景色之美、物种之繁多、成因之复杂,堪称国内罕见的地质奇观。这一发现,成就了环绕漠河市、北极村、清代金矿遗址的黑龙江源头(洛古河)—漠河石林—雅克萨古战场(兴安镇)旅游“金三角”。
马拉雪橇,是漠河独特的出行方式。
“奇异天象、大江界河、莽莽林海、历史遗迹、特色乡村、民族风情”六大类国家级旅游资源,成就了漠河独特的旅游品牌。在这里,你可以坐上马拉爬犁到黑龙江上看冬捕;可以到驯鹿部落与乖巧可爱的驯鹿互动;可以到白雪皑皑的东北村庄睡火炕、品菜肴,体味地道的东北风情;可以体验零下二十几度泼水成冰的酷炫……无论哪种方式,漠河都可以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
在中国的边陲之地,漠河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成为一颗瑰丽的明珠。古代文明的起源、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都为漠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自然奇观与文化内涵交相辉映,让人叹为观止。漠河不仅是地理上的极端,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值得每个人前来探索、感知。在这个四季分明、自然神奇的角落,漠河展示着中国的多样性和魅力,不愧是天选之地、人文之基。
(供稿:中共漠河市委宣传部;执笔:孙喜军;摄影:邵天李)
(责任编辑: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