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马拉维格里芬萨德达室内体育中心
安哥拉洛比托港,源源不断的物资每天通过有着“非洲腾飞金腰带”之称的本格拉铁路,运往赞比亚、刚果(金);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巴基斯坦政府投资规模最大、线路最长、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高速公路,被称为中巴友谊的典范;秘鲁安第斯山脉悬崖峭壁间紧张建设的国家公路,是南美地区“山不再高、路不再远”的神奇天路……
自2003年承建尼日尔津德尔供水工程走出国门开始,中铁二十局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建设了近百项工程。在一个个工程实施期间,中铁二十局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及世界,充分展现精益求精、不留瑕疵的海外“工匠精神”;建设者在“一带一路”沿线,把一个个溢彩流光的品质工程奉献给世界,串联成新丝路上文明、繁荣的时代壮景。如今,中铁二十局已打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品牌,成为不折不扣的“一带一路”建设主力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者。
优质工程——海外发展的“金字招牌”
“我们在莫桑比克承建纳卡拉走廊铁路工程,凭借建设过程中的优良表现,在竣工后半年内就获得15次包括线路维养、车站改造、安居房建设及铁路信号塔围栏防护等在内的订单。”中铁二十局莫桑比克公司负责人郭炜表示,扎根莫桑比克三年多,中铁二十局在2019年初以恩桑杰至玛尔卡公路项目成功“叩”开了莫桑比克邻国马拉维的市场大门。进入马拉维市场后,他们又凭借建设恩玛公路赢得的口碑,顺利承揽到包括班古拉至马尔卡铁路、卡本公路、首都体育馆等在内的多项工程。截至目前,该公司在马拉维已相继承揽了10多个项目。
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重点工程施工现场蹲点、分项工程内部审验……目前承担7个在建项目质量管理任务的安哥拉国际公司工程部部长王建富,每天都忙个不停。7个在建工程分布在安哥拉多个省份,且包含公路、机场、城市供水等不同工程类型。为了确保管理受控,中铁二十局对这些项目实施集群管理,由海外公司设置专职质量管理岗位,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实现无死角监管。
安哥拉本格拉铁路洛比托车站
“为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安哥拉军人排过雷后,中铁二十局还会安排推土机加装混凝土滚筒再滚一遍,确保绝对安全。”参与建设本格拉铁路的朱启辉说。在该铁路建设过程中,中铁二十局建设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安哥拉长达27年的内战留下的各类地雷。据联合国统计,安哥拉境内大约还有2000多万颗地雷没被发现,不可计数的地雷就隐藏在本格拉铁路沿线。此外,该地区严重缺乏工业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必须从国内向安哥拉运输修建铁路所需的水泥和铁轨等材料。尽管建设过程充满挑战,但经过中铁二十局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本格拉铁路建设已成功收官。这条横贯非洲大陆的铁路大通道,将中部非洲与大西洋海岸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此外,尼日尔津德尔供水工程竣工20年无漏无渗水,蒙古国叶罗河铁矿专用线铁路多次经受住了西伯利亚地区极端严寒考验,马拉维格里芬萨德达室内体育中心成功承办非洲“小奥运”……面对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海外市场,良好的工程质量正是中铁二十局海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快、越走越稳的底气所在。
拔尖人才——扎根海外的“源动力”
“海外工作苦不苦?”
“非常苦!”多次罹患疟疾、目睹地雷爆炸甚至与非洲巨蟒“狭路相逢”的朱启辉非常肯定地回答。
“那为什么还要在非洲坚守十几年?”
“因为我的收获太多!”从一名测量员成长为中铁二十局首席葡语翻译、担任过安哥拉国际公司负责人,如今任中铁二十局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的朱启辉非常自豪地回答。
作为该集团培养的第一批海外人才,朱启辉曾多次被选派到知名高校参加国际工程管理和语言强化培训。扎根非洲15年,他不仅感受到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企业,更感受到海外创业的艰辛与不易。
“美好的前景要有人开创。”在海外施工最前线的这些年,朱启辉感受到企业海外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感受到海外人才在海外市场的沃土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2005年海外事业部刚成立,我对接工作的时候,事业部只有6个人,大家几乎没有海外工作的经验。遇到问题,大家都如同盲人摸象。”如今,这个团队已扩大至近百人,这些精兵强将全都从海外一线选拔而来。
多年来,中铁二十局还将“懂技术、懂合同、懂法律、懂财务、懂当地语言”作为海外项目班子成员选配的必要条件,持续加强管理团队业务能力建设。与此同时,他们还给各海外项目明确要“孵化”出各类管理和专业人才的要求,使企业更加快速地适应所在国别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在当地深入扎根发展。
选择优秀中方技术人员当导师、每月进行技术考核、工前讲解施工规范……中铁二十局走出去的员工逐渐成长起来,而项目所在国优秀的外籍员工也正在成为该集团海外发展的“源动力”。
共同进步——命运共同体“使命所在”
“2007年,我在本格拉铁路项目通过应聘成为项目部的一名物流人员,在中国师父的帮助下很快就学会了叉车驾驶技术,翻开了我人生新的一页。”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中铁二十局安哥拉东迪理工大学项目工班负责人嘎鲁外露出激动的神色。作为一名在中铁二十局安哥拉国际公司工作16年的安籍老员工,嘎鲁外先后参与过两个重点铁路项目建设,并从最初的普通搬运工逐步成长为领工员、施工班组负责人。2017年,荣获优秀外籍员工称号的嘎鲁外,还受邀来到中铁二十局西安总部学习交流。如今,嘎鲁外工作稳定、收入提高,自家原先的土坯房换成了漂亮的水泥砖房。他将多年来企业培养自己的方法“复制”到工班,并坚信会有更多个“嘎鲁外”会在这里成长起来,成为企业融入当地、实现属地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铁二十局承建的安哥拉万博省卡旗古—西俩姆公路
“多明戈,K61桥的空调坏了,有时间你过去看看。”“多明戈,总部订购的办公用品上午就得送过去。”……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的中铁二十局莫桑比克公司办公楼内,当地员工多明戈一进办公室,一项项工作安排就接踵而至,他有条不紊地逐一应对。5年前的多明戈,在当地依靠种植维持生计,每日辛勤工作却不能获得满意的回报。直到2019年,他通过应聘成为莫桑比克马普托房建项目工地上的一名工人,由于勤奋好学,他从搬砖、扛水泥这类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做起,逐步熟练掌握了砌墙、水电和装修等技能,并被推荐到中铁二十局莫桑比克公司总部工作。“在家门口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还有无数中国同事帮我成长。”现在的多明戈,提起中国企业和中国同事,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灌溉项目建设期间,中国师傅将测绘技术传授给50多名当地员工,并组成测量队伍,优质高效完成了施工任务;秘鲁安第斯国家公路项目使用当地劳务近1000名、安哥拉卡宾达供水工程建设期间将200多名外籍劳务工培养成技术骨干、近日刚刚进场施工的乌干达水泥厂项目大力吸收当地技术工人……
20年来,随着海外事业的发展壮大,中铁二十局有计划地聘用项目所在国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帮助外籍员工跟上企业海外发展步伐。截至目前,该集团已培养并使用外籍劳务工超过15万人次,上万名外籍劳务工走上管理和技术岗位。据统计,中铁二十局海外在建项目中,中外员工比例为1∶20,在一些基本施工作业层更是高达1∶100,所属海外重点项目基本实现属地化生产管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实。
回首看,征程豪迈;展望处,宏图新开。中铁二十局在20年的海外发展历程中,紧跟政策导向,抢抓机遇,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始终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扛在肩上,将以卓越的铁建品质,在“一带一路”沿线播撒金色希望。
(执笔:赵渊青)
(责任编辑: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