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中巴联合车队首次贯穿中巴经济走廊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年第10期作者:袁建民
字号:默认超大|


袁建民(前排左二)为中巴两国车队首次贯通中巴经济走廊剪彩。本文作者/供图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标志性工程,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展开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设施联通地位特殊,既是“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领域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2016年,中巴联合车队首次贯穿中巴经济走廊,本人担任中方总指挥,深度参与活动的筹备和实施全过程,深感荣幸和自豪。在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之际,我愿意回顾和分享这段难忘的经历,以飨读者。

  首次贯穿中巴经济走廊的缘起

  2016年5月,时任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拉希尔访问北京,与中方领导人会晤。在拉希尔离京前夕,巴军方发言人宣布年内要争取实现中巴经济走廊贯通。7月,巴军方前线工程局(FWO)找到我,告知巴军方希望与我担任总经理的中外运长航集团新疆有限公司合作,于11月前后组织货运车队实施中巴经济走廊首次试联通,从喀什开往瓜达尔,并将货物经瓜达尔港转口至伊朗、迪拜等地。FWO强调,此活动系巴陆军参谋长拉希尔亲自部署,由FWO具体组织实施,旨在宣传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展,增强两国人民对走廊建设的信心,并告诉世界中巴经济走廊已贯通,以吸引更多企业使用走廊。

  对此,我公司高度重视,认为这是促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一次重大行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并立即向外交部、中国驻巴使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作了汇报。此后,由我牵头组成工作班子与FWO进行了多轮磋商,并在外交部、时任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教授等的指导、支持下,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协调部署自治区外办等部门抓好外事审批、口岸通关、对外宣传等有关工作的协调落实,为活动成功举办提供强有力保障。

  首次贯穿中巴经济走廊的过程

  经过前期紧张艰苦的筹备,2016年10月29日,我公司组织的25辆集装箱货车在喀什集结,由我担任总指挥,浩浩荡荡的车队从红其拉甫口岸出境,沿着喀喇昆仑公路,翻越崇山峻岭,穿越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俾路支省等地,历时15天,行程3200多公里,最终抵达瓜达尔港。车队沿途经过吉尔吉特、艾伯塔巴德、哈桑阿巴德、米扬瓦利、德拉伊斯梅尔汗、兹霍布、基拉赛福拉、奎达、卡拉特、索拉巴、巴斯玛、纳格、本杰古尔、图尔伯德等城镇。与此同时,巴方组织的250辆货车也分别从伊斯兰堡等地出发,与我公司车队汇合后,经开伯尔—普什图省、俾路支省一同抵达瓜达尔港。巴方还组织部分货源通过铁路运输至卡拉奇集结,再通过公路运至瓜达尔港。


2016年11月13日,首批中国商船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出海,将货物运往中东和非洲。当天,时任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等巴军政高层齐聚瓜达尔港见证这一盛事。视觉中国/供图

  11月12日,中巴联合车队270余辆货车悉数集结瓜达尔港。13日,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首次试联通庆祝活动在瓜达尔港隆重举行。时任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陆军参谋长拉希尔、相关联邦部长、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俾路支省主要官员,以及多国驻巴使节、中巴各界人士600余人出席。各国媒体纷纷报道此次活动盛况,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首次贯通中巴经济走廊意义重大

  孙卫东大使对《人民日报》记者说,这支庞大的车队昼夜兼程,跨越崇山峻岭,穿越中巴经济走廊西部通道,发挥了先锋作用。这次活动是中巴首次成功组织车队穿越巴基斯坦,首次通过瓜达尔港向海外大规模出口集装箱,对于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巴关系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车队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民众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这表明中巴经济走廊有着坚实的民意基础和广泛共识,中巴经济走廊未来将取得更多成功和进展。

  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实现全面贯通。此次活动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2013年提出以来,中巴首次联合组织车队自北向南穿越走廊全程。中巴双方以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巴经济走廊已初步实现联通,“一走廊、多通道”、惠及全体巴基斯坦人民的理念正逐步成为现实。这是中巴联手完成的一次新壮举,首次真正实现了贸易车队贯穿走廊,掀开了中巴经济走廊互联互通的新篇章。

  尤其是,车队所经之处虽是目前走廊项目覆盖较少的地区,但依然能看到当地道路已基本实现联通,瓜达尔港运输功能逐步恢复,落地项目也开始建设,呈现蓬勃生机。瓜达尔港的运营管理权早在2013年底就交给了中方,中国外运长航的货轮也在不久前首次抵达,实现了海上运输的联通,但巴方仍将11月13日中巴联合车队抵达瓜达尔港的日子宣布为瓜达尔港开航之日。

  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启动后,巴举国高度关注走廊建设,各地民众都希望搭上走廊快车,实现快速发展。但巴国内也因此形成了所谓的中巴经济走廊“东西线之争”,在巴北部、西部落后省区尤其争论激烈。巴一些党派借此相互倾轧,党派斗争已一定程度上波及走廊建设。在活动筹备之初,巴方就向我公司坦言,军方对此深感忧虑,一直谋求以适当方式发挥作用,降低政党争斗对走廊的影响,建议此次车队路线选择途经西线落后地区。

  针对这一情况,中巴联合车队选择途经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俾路支省等欠发达地区,无疑回应了巴方上述关切,也让当地人民受到鼓舞。车队经过地方的一些官员和民众直言,目前中巴经济走廊在这些地区落地项目较少,他们未能感受到走廊带来的好处,获得感不强,很是失落。中巴车队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开始明白,中巴经济走廊是惠及巴基斯坦各个地区和全体人民的伟大工程。所谓“东西线之争”、质疑中巴经济走廊的声音也因此失去了市场。正如巴俾路支省首席部长泽赫里会见我时所说:“中巴联合车队途经俾路支省,就是送给我们的最大礼物。”


2016年11月13日,瓜达尔港开航日,中远集团船员与巴基斯坦安保人员在港口合影留念。视觉中国/供图

  回击了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干扰破坏。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印度一直千方百计企图干扰、阻挠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巴联合车队横贯走廊全面宣传了建设成果,展示了走廊给地区各国带来的巨大利益,有力地回击了有关国家的污蔑之词,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国际社会理解支持,为走廊建设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巴总理谢里夫在11月13日的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首次试联通庆祝活动上高度评价这一壮举,称中国车队的到达是“分水岭性的事件”。他还说:“今天标志着新时代的黎明。”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致辞时也强调:“这标志着一个转折。”巴方特别是俾路支省各界普遍认为,瓜达尔港在新加坡手上没有发展,中方提出中巴经济走廊后,瓜达尔港才得到实质性建设。短短三年,瓜达尔港就恢复了航运功能,中方能力令人敬佩。此次车队成功抵达瓜达尔港,标志着一条新的国际贸易通道正式启用,这不仅为中巴两国打开了一扇通往波斯湾和中东的大门,而且将给国际航运业乃至贸易格局带来新变化,将给地区国家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为中巴经济走廊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中巴联合车队试联通活动是大规模的公路、铁路、海运多式联运作业。通过此次试联通,中巴双方从实际操作层面检验了多式联运的可行性,查找并解决了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这将为中巴今后创设更加有效的工作模式和配套政策措施,促进走廊国际物流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中巴通过这次联合车队试联通活动,不仅向世界宣布中巴经济走廊作为货运物流大通道已经打通,也向外界展示了走廊建设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这将进一步增强巴基斯坦各地区人民对走廊建设的信心,让他们更加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走廊建设,也将吸引更多企业选择使用走廊,带动更多企业跟进赴巴投资,将为走廊建设注入新动力。

  中巴联合车队首次贯穿中巴经济走廊已有七年。在这七年里,走廊各领域建设如火如荼,一大批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极大缓解乃至彻底解决了长期制约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与福祉。当前,走廊已经进入拓展和提升的第二阶段建设,将在第一阶段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巴合作推向深入,加快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农业、矿业、信息技术、社会民生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构建健康走廊、产业走廊、数字走廊和绿色走廊。毫无疑问,中巴两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维护两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确定性和正能量。

  (作者:袁建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新疆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高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