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丰硕 未来可期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年第10期作者:王世达
字号:默认超大|


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龙头项目和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视觉中国/供图

  2023年既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和标志性工程——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在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节点,既有必要回顾过去十年来的走廊建设之路,更要着眼未来、前瞻走廊第二阶段建设的重点领域。

  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建设硕果累累

  回顾过去十年,走廊第一阶段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扎扎实实、引人瞩目的成果,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长期制约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基本解决

  中巴在走廊建设伊始就确定了以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帮助巴基斯坦缓解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为后期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很显然,在第一阶段建设项目中,能源项目是大头,这源于能源和电力问题是巴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走廊第一阶段建设的22个优先项目为例,能源项目就有11个。

  经过中巴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建设,巴发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发电能力不足问题基本解决。2022年9月,《中巴经济走廊电力成就及市场展望》成功发布。时任巴基斯坦电力部长胡拉姆表示,2015年巴基斯坦标杆电价政策面向全球公布后,除了中国没有其他国家愿来巴投资。如今,中巴经济走廊项下的能源项目显著提升了巴基础设施,改善了巴缺电的境况。中国政府及企业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谁是巴基斯坦的真朋友。中方表示,能源领域是走廊建设投入最大的板块,通过提供清洁、稳定、低价的电力供应,为巴解决电力短缺、降低电价成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当地就业作出了特殊和不可替代的贡献。


王世达2016年在巴基斯坦考察海尔鲁巴工业园时留影。本文作者/供图

  此外,交通基础设施是走廊第一阶段建设仅次于能源的重点领域。具体说来,中国政府提供优惠性质贷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有四个: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哈维连—塔科特)、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苏库尔—木尔坦段)、拉合尔“橙线”轨道交通项目、中巴跨境光缆项目。上述四大项目进展迅速、完成顺利。

  (二)走廊项目给巴当地带来切实可见的好处

  鉴于巴基斯坦人口超过2亿,人口结构年轻,保就业就是最大的社会民生贡献。2022年11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的先行先试项目成果丰硕、成效显著,累计创造了23.6万个就业岗位。巴政府曾预计,走廊将在2015—2030年间为巴创造230万个就业岗位,并拉动巴年经济增速提升2%—2.5%。

  除了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当地人劳动技能之外,中巴经济走廊在启动之初就专门设置了若干民生项目。以瓜达尔为例,仅其一地民生项目就包括:瓜达尔智慧城市规划、瓜达尔中巴友谊小学、瓜达尔急救中心和数字电视传输示范项目。

  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建设扬帆起航

  当前,中巴联手推动走廊进入第二阶段建设,将在第一阶段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早期收获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若干重点领域将中巴经济合作推向深入。

  一般意义上讲,2018年是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建设的分水岭。2018年12月20日,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双方一致认为,走廊建设启动五年来成绩斐然,走在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前列;下阶段,双方要夯实走廊早期收获项目,确保已建成项目顺利运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在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新进展;同时,结合走廊长远发展和双方需要,完善合作机制,推动走廊建设向产业园区、社会民生等领域拓展。不难看出,在此次会上,中巴双方明确采用了“下阶段走廊建设”这一提法,彰显着走廊第一阶段建设告一段落,并为第二阶段建设方向和重点领域指明了方向。2019年11月5日,联委会第九次会议在伊斯兰堡召开。时任联委会中方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目前,走廊已进入拓展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方将认真贯彻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与巴方共同打造新时代更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从总体上看,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建设除了传统的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之外,增加了新的理念和合作内容,主要是产业、科技、农业、社会民生等领域合作。这高度契合中巴双方有关“走廊已进入拓展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新定位,服务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共同打造新时代更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目标。

  (一)产业合作意义重大

  产业合作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既定目标,也是巴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的关键之所在,其在走廊第二阶段建设中地位最为特殊、作用最为显著、影响极为深远。


2016年4月,王世达在巴基斯坦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时发言。本文作者/供图

  当前,作为中巴产业合作重要依托的产业园区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进展。例如,瓜达尔港自由区是中巴产业合作的标志性载体和示范工程,2018年1月正式开园,将充分利用港口现有设施,逐步发展成为商贸、物流中心,打造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中巴产能合作示范区和巴基斯坦西部经济发展引擎。自由区位于瓜达尔港口后方,占地面积约923公顷,包括南、北两个片区。其中,自由区南区为一期工程(起步区),将以现有码头为依托,建设商贸物流发展区,以商品展销、中转、贸易、渔产品加工为主导功能;自由区北区为加工制造区,分三期开发,主要发展日用品及小家电制造、渔产品加工、石材加工、运输机械设备制造、金属加工等产业,同时利用自由区免税政策,发展保税物流。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中2022年6月表示,瓜达尔自由区第一阶段已经建设完成,46家企业入驻,涵盖海外仓、化肥、渔业加工、金属材料制造、农业开发、旅游、保险、银行等领域,投资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为当地居民提供近5000个就业机会。自由区第二阶段已于2021年7月启动。在自由区内,瓜达尔国际商品展销会定期举办,商务中心顺利落成,化肥厂、动物疫苗厂、润滑油厂等多个产业项目正在推进。一系列项目为瓜达尔港吸引了外来投资,也为当地带来了工业化发展的新机遇。

  (二)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农业对于巴基斯坦国民经济乃至总体就业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21年,农业在巴基斯坦GDP中占比约为22.67%,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3%。2021/2022财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3.3%,畜牧业占61.89%。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米、棉花、甘蔗等。需要指出,巴基斯坦农业现阶段整体水平较低,在良种运用、农业先进技术推广方面发展缓慢,农业灌溉设施较为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佳;主要农作物以及畜牧业管理技术水平不高、较为粗放,产品单产水平较低。巴基斯坦小麦、水稻、大豆单产水平仅为我国的50%左右。很显然,中巴农业领域优势互补,尤其是在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2020年3月17日,在习近平主席和阿尔维总统共同见证下,中巴两国政府代表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确认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拓展至科技和农业两个领域,并增设相应的联合工作组。自此,农业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建设的重要领域。此后,中巴经济走廊的农业合作迅速取得突破性进展。2021年11月23日,时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农融代表中国海关总署与巴粮食安全与研究部长赛义德·法哈尔·伊玛姆在伊斯兰堡正式签署《巴基斯坦洋葱输华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这是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两国签署的关于农业出口的首个协议,标志着巴基斯坦产洋葱从此获得中国的市场准入。未来,中巴将在棉花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灌溉、作物育种和生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机械化、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贸易等农业重点领域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三)科技合作着眼未来

  科技是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建设的最新开拓领域。在2020年3月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访华期间中巴决定将科技合作正式纳入联委会联合工作组之后,两国有关部门迅速就具体科技合作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接触和探讨。

  2020年11月6日,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科技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中国科技部长王志刚和时任巴基斯坦科技部长乔杜里·法瓦德·侯赛因视频致辞。王志刚指出,在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框架下成立科技联合工作组,是完善走廊建设合作机制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深化中巴两国科技合作的重要行动。近年来,双方依托“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不断强化中巴政府间科技合作,务实推进联合研究、技术转移、人员培训与人文交流。下一步,我们要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发挥好联合工作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深入挖掘双方科技合作需求,凝练出更高水平的合作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乔杜里·法瓦德·侯赛因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两国友好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领域。巴方愿与中方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共同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2020年12月,乔杜里·法瓦德·侯赛因透露,巴基斯坦科技部已经计划与中国展开合作,发展半导体产业,促进产品增值,同时也将着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巴方还希望中国太阳能板制造企业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巴基斯坦。2022年4月20日,科技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召开。中方代表称,双方自2020年成立科技联合工作组以来,针对走廊建设科技需求,依托相关合作机制,在联合研究中心建设、科普与科技人文交流、实用技术培训、技术转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巴方代表表示,在联委会机制下,科技联合工作组相关部门进一步聚焦科技人文交流、联合实验室建设、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方面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除了继续扎实推进产业、农业和科技领域合作之外,中方还明确提出,愿与巴拓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光伏等新能源合作,将继续为巴方稳定金融形势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中方还支持中国工业强省同巴方结对子推进产业合作。

  十年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工业化、现代化和互联互通奠定了良好基础。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11月会见来华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时所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巴关系,始终将巴基斯坦置于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愿同巴方提升全方位战略合作水平,加快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为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巴方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双方要用好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机制,以更高效率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其打造成“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示范性工程。可以预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巴经济走廊势必成为两国在世界变局乱局中相互支持、砥砺前行,彰显中巴“铁杆”情谊的关键载体和依托,并将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落实为互利共赢合作。

(作者:王世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高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