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伊克巴尔在北京出席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本文作者/供图
全球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盛会也是重新认识“一带一路”多项重大意义的绝佳时机。当今世界正处于多事之秋,亟待国际社会共同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不平等加剧、通货膨胀与债务问题、地缘政治冲突等全球性问题,然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着应对严峻挑战的合作进程。
充满挑战的时代,更加凸显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是促进互联互通与紧密合作的重大举措,旨在帮助沿线国家充分利用中国的发展经验和能力,提升自身经济水平。
“一带一路”也被称为“新丝绸之路”,它不仅包含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地缘政治破局之举,代表着中国崛起为新的全球经济强国后乐于分享的精神。“一带一路”的总体目标体现在全球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即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目标,全方位推进全球发展,为构建联系更加紧密、更加繁荣的世界奠定基础。迄今为止,已有15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些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全球GDP的40%。“一带一路”已经真正成为一个全球现象,证明了国际合作的力量。“一带一路”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其能够应对全球重大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超越了短期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这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南南合作中的灯塔作用。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一带一路”是改变其经济形式和基础设施格局的绝佳机会。“一带一路”致力于开辟新的贸易路线、鼓励经济合作、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外交关系、促进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巴基斯坦地处重要贸易路线交汇点,位于亚洲发展的重要引擎即中国、南亚、中亚和中东之间,是这一宏伟蓝图的重要参与者。“一带一路”通过公路、铁路和港口网络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促进包容性发展,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5年9月6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优先实施项目——中国一冶巴基斯坦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该项目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太阳能产业园内,总规模为900兆瓦,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约13亿度。中新社发 陈明/摄
长久以来,巴中两国建立了全天候友谊,不离不弃,风雨同舟。两国之间的纽带远超外交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巴中合作不仅使双边关系日益巩固,还推动了从地缘战略合作到地缘经济新时代的转变。中巴经济走廊被誉为巴基斯坦经济的“变革之举”,这一庞大的网络涵盖公路、铁路、能源项目和经济区,旨在将巴基斯坦西南沿海城市瓜达尔与中国西北地区连接起来。该项目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不仅为中国提供了通往阿拉伯海更快捷的贸易路线,还将把巴基斯坦提升为区域经济中心。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成为合作的象征,并将推进转型式发展。两国一起开启“中巴梦”,共建高质量发展项目。回顾中巴经济走廊所取得的成就,我们为“1+4”合作布局结出累累硕果感到自豪:中巴经济走廊在解决巴基斯坦面临的能源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8000兆瓦能源项目顺利完成,为巴基斯坦人民生活和产业发展解决了燃眉之急,为经济持续增长铺平了道路,包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瓜达尔港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开辟了新的贸易通路和互联互通途径,促进了经济活动和商品服务流动。一座又一座里程碑式的项目,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活动、外国投资和就业机会,给巴基斯坦人民带来了福祉。
位于巴基斯坦北部的尼鲁姆—杰鲁姆水电工程,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先行项目,于2021年12月整体移交巴方。水电站建成投产后,有效解决了周边地区居民用电缺口,并通过225千伏输变电线路把电能源源不断输送到巴基斯坦主要工业城市古吉拉瓦拉,有效带动了巴基斯坦工业发展。视觉中国/供图
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建设将进一步夯实第一阶段所取得的成就,重点是产业化、农业发展和提升社会经济。巴中两国开展了广泛的投资与产业合作,建立了多个特别经济区。特别经济区将在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转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在科技、农业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旨在共建“五个新走廊”,即增长走廊、民生走廊、创新走廊、绿色走廊和开放走廊,开创更具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值此“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让我们更坚定地推进全球合作,迈向共同繁荣、和谐的明天。巴中两国将继续以身作则,为本区域合作、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设立新的标杆,让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阿赫桑·伊克巴尔(Ahsan Iqbal)| 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前部长]
(责任编辑: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