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语合中心”)主办,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广播电视台承办的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广西南宁圆满落幕。
自2002年创办以来,“汉语桥”始终致力于为各国青少年搭建展示中文水平、交流学习经验、检验学习成果的舞台,以及感知中国、结交友谊、参与中外语言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赛、学、游、进”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各国青少年学习中文的兴趣,增进其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为他们开拓眼界、提升自我、促进成长打开了一扇窗。
9月2日,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在广西南宁举行。
如今,“汉语桥”中文比赛已经从最初的大学生中文比赛,发展成为包括大、中、小学生中文比赛及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等多项目的系列赛事体系,考题和讨论主题涵盖了中国语言、历史、经济、文化、艺术、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以及奥运、高铁、海水稻、青蒿素、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当代中国社会热门话题,被誉为汉语“奥林匹克”。项目已覆盖160多个国家150多万人,受众涵盖中文学习者、教师、教育管理者及各界社会人士,成为世界人文交流领域的知名品牌活动。
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自今年3月开始。作为疫情后首次线下比赛,各国选手参赛热情高涨,共计130余个国家5.5万余名大学生参加各赛区比赛,230余名各国优胜选手获得赴广西参加或观摩全球决赛的机会。
9月2日,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在广西南宁圆满落幕。
在21天的比赛和夏令营行程中,大学生选手们一路领略北京的名胜古迹,感受桂林甲天下的山水美景,体验百香百色的民俗项目。选手们辨茶名识茶叶、抛绣球比成语、唱民歌学文化、围篝火展才艺,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文化,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生动诠释着“天下一家”的人文理念。选手们纷纷表示,比赛“太有趣了”,未来还想来中国继续深入学习。
总决赛现场,“创意短视频”“知识问答”“情景才艺表演秀”“巅峰对决”等四轮激烈比拼依次展开,选手们不仅在答题环节展现了高超的中文水平,还通过制作中国之旅短视频和演绎古装情景剧全方位展示个人风采。最终,来自塞尔维亚的选手李一帆(Iva Ilic)夺得总冠军。
总决赛中,来自塞尔维亚赛区的欧洲洲冠军李一帆摘得总冠军桂冠。
总决赛中,亚洲冠军、泰国选手张益荣和本大洲选手登场。
通过“汉语桥”,各国青少年不仅增强了中文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中文、用中文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获得了来华访问、深度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增进了交流,结交了友谊。他们中有的成为本土中文教师或教育机构管理者,有的进入中资企业、各国驻华使领馆或中国驻所在国使领馆工作,有的进入新闻、翻译、出版、演艺、主持等行业,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成为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友好使者。
总决赛共进行四轮比赛,图为第三轮情景才艺表演赛,五强选手在表演情景剧《一片茶叶的世界旅行》。
2023年,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发表讲话,指出:“未来3年,中方将向本组织国家提供3000个‘汉语桥’夏令营名额。”语合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顺应全球各国人士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热切期盼,与各国政府部门、中外院校、机构、企业等携手并肩,以中文为载体,持续构建中国连接世界各国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合作,增进中外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