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教育部共同组织开展202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宣传活动,共评选出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这12位楷模中,有深耕思政教育、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者,有矢志科技攻关、取得重大创新成果者,有扎根基层一线、托举学生成才梦想者,有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者……他们是广大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
自古以来,教师常被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如今,人们更愿意将教师比作“燃灯者”——高举理想明灯,点亮民族未来。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致敬新时代的“燃灯者”。
刘少坤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他20年如一日奋斗在职业教育的讲台上,为培养大国工匠蓄力奠基。据统计,近五年,刘少坤带领团队共取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一等奖40项,国家级赛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共培养获奖学生1000余人。图为刘少坤在课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翟津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他扎根职业教育23年,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国家队教练组组长。近年来,翟津指导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推动中国职业技能走向世界。图为翟津指导即将参加比赛的选手。
蔡小雄是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教师。从教30年来,他不仅是善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数学特级教师,也是“教育共富”理念的践行者。多年来,他致力于学校帮扶工作,建立教育帮扶云上沟通机制,长期帮扶四川省甘孜、阿坝等州5个县的县中以及浙江省内近10所县中。图为蔡小雄带领学生晨跑。
兰臻是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教师。她将推动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带领学校党委先后获得“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作为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她心系乡村教育,累计送教下乡106场次,开办“乡村种子教师”培训班16期,培养乡村教师992名,为促进漳州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图为兰臻在为学生上思政课。
史宁中是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他耕耘教育五十载,桃李遍天下。多年来,他从事统计学教学和研究,把约束条件下的统计推断首次引入国内;他致力于课程与教材建设,是泽被后学的教育家。如今,年过七旬的史宁中仍然笔耕不辍,用数学的眼光传递对这个世界的无限思考。图为史宁中与同学们进行课后交流。
刘红宁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从教40余年来,他投身于中医药振兴事业,先后入选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重磅荣誉。图为刘红宁正在指导研究生。
韩冰川是山东省淄博市汇英幼儿园教师。她坚守学前教育岗位32年,积极倡导生活教育,致力于推动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多元化发展。15年来,韩冰川发起了“流动小书包”“流动小书架”“大手拉小手亲子共读”“亲子自制图画书”等富有创意的阅读活动,带动了5000余个家庭参与其中。她多次到山区幼儿园为教师和家长举办绘本阅读讲座,让2600余名山区孩子拥有了幸福温馨的亲子共读时光。图为韩冰川正在倾听孩子们的发现。
吴拥军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以来,吴拥军主动将体育与特殊教育融合,在深山区打造了一所全国“冰雪运动特色校”“残疾人体育项目基地学校”,培养出的孩子在全国残运会、特奥会等赛事中斩获106枚奖牌,7名运动员进入第十二届世界冬季特奥会中国代表团和2026年冬残奥会运动员选拔训练营。图为吴拥军鼓励听障孩子用双手创造幸福。
德吉卓嘎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中学校长、教师。她扎根祖国边疆,深入边境一线,先后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多个乡镇任教。她引导教师根据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结合林芝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和现实,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文史资源,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她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备育人的功能。图为德吉卓嘎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
李青霖是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校长。她始终立足课堂,带领老师们开设经典诵读、古筝、版画、舞龙等40余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课程,让学生在个性与创造共生的课程文化中自由生长。她始终秉承“传统文化进校园,礼乐诗书润根魂”的办学理念,带领学校获得“全国特色学校”称号。图为李青霖执教三年级语文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许斌是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自2009年作为行业专家引进学院以来,许斌情系“三农”,带领团队积极践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主持西北地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同时,他深入养殖一线,每年为建档立卡户和移民开展养殖技术培训600余人次,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图为许斌在进行玉米青贮收储质量标准理实一体化教学。
任继周是兰州大学教授,今年已99岁高龄。作为我国草业科学教育专家,他建立了现代草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创办了西北第一个草业教学科研机构和第一本学术刊物,建立了第一个草原野外台站,培养了大批草业科学人才。图为任继周考察内蒙古羊草草原。
(供图: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责任编辑: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