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阳:从“治病”到“防病” 探索农村健康新模式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年第6期作者:中共汝阳县委办公室
字号:默认超大|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作出了明确要求,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健康中国难在基层。地处豫西伏牛山区的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地域广、人口散,呈“七山二岭一分川”分布。全县13个乡镇220余所卫生室,有大半在山区,老百姓看病路程远、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比较突出。

近年来,汝阳县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完善健康保障,开展健康研究,强化健康管理,积极探索“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农村健康促进新模式。据统计,2022年汝阳全县住院7.9万人次,外转率由2021年的23%下降到13.9%,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6.1%,节约医保资金1260万元,基本实现了“健康进家庭、看病在乡村、康复回基层、90%病人就医不出县”的分级诊疗目标。

2023年5月12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标准化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项目第一批授牌启动会上,汝阳县与北京协和医院签约,国家标准化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项目落户汝阳。这是继2020年国家标准化心血管病诊疗中心项目后,又一个“国字号”平台落户汝阳。立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汝阳县正在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思路、新机制。

一座“行走的医院”:完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

一身白大褂 , 一个黑色双肩包。每隔一段时间,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村医李新平总会风雨无阻地上门为乡亲们看病。他的黑色背包又叫“行走的医院”,可以用来进行多项医学检查。


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村医李新平在登山梯田上为村民诊病。

这个背在肩膀上的助诊包,体积虽小,来头可不小。

2019年4月11日,农工党中央联络委、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助力汝阳县大病不出县“行走的医院”项目启动仪式在汝阳县举行,这也是该项目在河南省首次落地。当天,汝阳县220个行政村(社区)卫生室全部配发了“全科医生助诊包”,实现全县农村全覆盖。

“行走的医院”助诊包内的医疗设备,可以完成24项血液化验、11项尿液检验、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以及血压、血氧、体温的测量,同时还配备具有远程诊疗功能的“医生工作站”,通过与专家视频连线的形式,为患者进行“面对面”诊疗,把优质医疗服务“背”到村民家门口。

全民健康,全面小康。“行走的医院”让村医和村卫生室变成了县级医疗服务的“前哨所”,将全县的村级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全部贯通起来,建成了高效智能卫生健康网络体系,实现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使健康扶贫在汝阳县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家“农村健康研究所”:开展健康研究试点工程

在“行走的医院”项目实施基础上,汝阳县积极推进“健康管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


2023年4月,第一届农村健康研讨会在河南汝阳召开。图为研讨会期间开展的以健康中国行动与基层卫生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现场。

2023年4月22日,在汝阳农村健康研究所成立两周年之际,第一届农村健康研讨会正式召开。国家、省、市级卫生健康领域专家、学者和基层医务工作者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关注农村健康管理,研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汝阳农村健康研究所,是汝阳县促进农村医疗与健康的一项创新,是全国首家在县城落地的农村健康研究所。该研究所由北京心联乔治心脏健康研究所与汝阳县人民医院合作创立。它的正式挂牌,标志着县级医院从此开启了与北京科研院所相互交流、携手并进的新征程。

“慢则20年,全世界都会知道在中国河南汝阳县有个世界级的健康研究所。”成立之初,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马长生非常看好这种新模式。“有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部门专家的长期帮扶,有汝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这块全国绝无仅有的‘试验田’建设必将取得成功。”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马长生在汝阳县人民医院进行会诊。

目前,汝阳农村健康研究所共有临床研究专家5名、研究生2名、科研项目管理人员29人。他们将用5年时间,对县域内全民健康数据进行采集、归纳和分析,为探索农村健康促进新模式、培养医疗健康领域科研人才、提高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水平提出建议、制定对策,全面构建“医防融合”的服务体系。

汝阳农村健康研究所成立两年来,成果丰硕。在2021年10月召开的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暨亚洲心脏大会上,汝阳县获得“控烟集体先锋奖”,8个重大科研项目落地汝阳。作为临床研究协调中心,汝阳农村健康研究所的临床研究工作已辐射至省内外32个市县医院。研究所同时协助县人民医院建设科研信息化平台,打造大数据支持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2023年4月,汝阳农村健康研究所被确定为“健康中国——基层卫生健康服务队伍能力建设”试点。

一场“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推进全民健康“汝阳模式”

作为全国“互联网+健康扶贫”试点县,汝阳县在全县220个行政村(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搭建健康知识进入家庭的桥梁——“五个一”工程:每个行政村(社区)成立一所居民健康教育学校;把每个村支书培养成群众身边的“健康管理员”;把每个村医培养成“健康守门人”;每个家庭培养一名“健康明白人”;树牢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引导群众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为村民讲解健康知识,提供免费体检机会,这种日常居民健康教育活动极大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意识,做到了治小病、防大病。”谈及开展“健康进万家”活动的效果,汝阳县城关镇河西社区的村医王红利深有感触。

为了打造“健康汝阳”,营造全民健康氛围,汝阳县在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提供中医治未病、医疗和康复服务,并且积极完善城乡体育设施,在220个行政村(社区)组织广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比赛等活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农民健康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保障。汝阳县着眼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目标,通过搭建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各级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跨层级流动共享;通过健康研究所对接国家、省、市权威医疗机构、知名专家,打造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长期护理的服务链条,让群众疾病可预防、有病能治疗、康复有保障,为全民健康提供了有力的“医”靠。

无论是“行走的医院”“农村健康研究所”,还是“健康知识进万家”,汝阳县在农村健康促进方面的探索一直走在前列,为全国农村人口健康管理提供了“汝阳经验”。

(责任编辑:高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