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布局“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 在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年第3期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字号:默认超大|


2019年9月,广西电信依托5G技术在桂林象鼻山开展VR全景现场直播。

2021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部署千兆城市建设任务。

2021年12月,广西柳州、桂林、百色3个城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202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全国已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其中2021年29个,2022年81个),广西14个设区市位列其中,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以千兆光网和5G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是信息通信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承载底座。近年来,广西通信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超前布局广西“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耗时两年推动全区14个设区市全部获评千兆城市,使广西成为全国获批数量最多的省区,也是全国第一个所有设区市均达标的省区,在促进地方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强布局、早谋划,先人一步适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

一直以来,广西通信管理局始终遵循国家战略指引,积极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参与自治区重要政策文件编制、实施,加速构筑数字广西“新基座”。

2021年3月,广西通信管理局率先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决策部署,紧锣密鼓绘制广西“双千兆”网络发展蓝图,于当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广西庆祝大会上发布《广西“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千兆广西建设步入崭新阶段。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广西通信管理局持续聚焦制度设计,先后推动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广西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引领推动5G、千兆光网网络快速发展。此外,在2022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双千兆”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东盟信息港算力网络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高标准设定广西算力网络建设发展目标任务,为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和算力中心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广西算力网络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强基础、克难题,查缺补漏夯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

面对后发展欠发达的区情,广西的千兆城市创建工作任务复杂艰巨。“十三五”以来,广西信息通信业迎难而上,尽锐出击,努力补齐信息通信网络短板、增强弱项、缩小城乡差距、着力建设新型网络,推动信息通信网络高质量发展,全速推进区内网络服务能力由“百”到“千”、由“千”向“精”演进升级,“双千兆”网络建设持续突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脱颖而出,以实际行动谱写了广西信息通信人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生动实践。

截至2022年12月底,广西10G-PON端口数达64.5万个,占全部端口总数的6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1%),实现行政村以上千兆光网全覆盖;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221.9%,千兆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达到20.7%,居全国前列。城市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8.0个,公办医院(三级以上)、重点高校、文化旅游场所、火车站、干线机场、重点道路等重点场所5G网络覆盖率达98.5%,乡级行政区主要区域5G信号实现基本覆盖,5G移动电话用户占比达到32.4%。

强应用、促转型,守正创新强化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

5G、千兆光网等新技术在信息消费、垂直行业、社会民生、数字政府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广西始终坚持“以建促用、建用并举”的原则,积极探索“双千兆”网络协同部署建设方案和业务模式,为千行百业注智赋能。

数字治理方面,广西已经建立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跨境金融数字服务平台及桂林“千里眼”城市安防系统;5G+千兆光网AI治安防控系统项目、5G+防溺水预警监测系统、电梯公共安全服务平台等多个项目的落地,切实提高了公共服务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保障水平。例如,梧州移动与岑溪市卫生监督部门基于5G物联网卡携手打造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项目,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可对区域内20个乡镇集中式供水站,50所学校、乡镇卫生院、园区等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进行24小时监测,有效提升了卫生监督能力和监管效能。


智慧工业应用场景:移动5G+AI智能轧锟转载机

垂直行业应用方面,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远程智能遥控电动装载机,通过千兆光网专线技术实现远程生产智能控制应用;打造全国首个5G“云上钢厂”,通过“操控端+千兆网络+装载机”的解决方案,完美实现5G高清视频回传和远程精确操控功能;5G+智慧矿山、5G+智慧港口等一系列融合应用,为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澎湃动能。例如,广西联通与百色吉利百矿集团在东怀煤矿合作启动的5G+智慧矿山项目,地面集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井下排水和配电设备自动开、合闸,井下人员也能通过精准定位技术将定位精度控制到0.3米;同时,该项目也可对矿井各生产管理环节有效实时监控,减少事故隐患发生,提升矿井综合管理水平。

社会民生方面,在超3000所市县中小学、18000间教室充分利用千兆光网技术建设“同步课堂”“空中课堂”,努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校园、驾校等有关单位合作,打造5G虚拟校园网、5G智慧考场。利用5G、千兆光网、大数据、移动诊疗设备、电子病历库等技术推动实现医院间、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大量“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康养”等智慧医疗项目应运而生,老弱病残就医不易、小城市和边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效率不高等问题得以解决。


智慧校园应用场景:联通5G平安校园守护学生

与此同时,5G、千兆光网在信息消费、智慧港口、智慧文旅、智慧农业、智慧禁毒等各方面各领域百花齐放,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借助中国电信5G先进技术,位于百色市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爱善村的80多亩阳光玫瑰葡萄现代产业园搭建了智慧农业平台,通过对庄园大棚内空气、土壤墒情、病虫害等全维度生长数据监测采集,为经营者日常种植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根据实时气象环境监测和视频监控,经营者用手机即可进行远程管护、定时精准灌溉。

强沟通、聚合力,同频共振做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

2021年,柳州、桂林、百色3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为2022年全域推进千兆城市创建工作注入了强劲信心和动力,形成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广西通信管理局加强指导、各市政府积极协调、各电信企业一鼓作气的良好干事氛围。

为解决阻碍“双千兆”网络建设的难题,广西通信管理局领导深入设区市调研,与市政府联合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市政府纷纷出手,结合属地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保驾护航。针对选址难的问题,部分市政府批复实施市级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出台加快5G建设和应用、加快5G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支持措施,为5G等通信基础设施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建设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针对进场难的问题,各市加强公共资源开放共享,明确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医院等所属建筑物,公路、铁路、隧道等公共交通设施,桥梁、公园景区、公共绿地及管道等市政公共设施,免费向电信企业开放进行5G、千兆光纤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保障“双千兆”网络建设需求。针对审批慢的问题,多市开通5G基础设施建设审批绿色通道,优化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或将房屋建筑通信配套设施建设、验收流程嵌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与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一站式”竣工联合验收。

一枝独秀不是春。千兆广西建设从来就不是一个城市的事,也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正是得益于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显著优势,广西各地、各部门上下同欲、同频共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齐心协力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取得亮眼成绩。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数字经济蓄势腾飞,信息通信大有可为,千兆广西的成果不是终点,而是激励广西信息通信业领航千兆发展、筑强全光运力的起点。下一步,广西将重点加快行政村“双千兆”网络建设,同时持续打造城市精品网络,扎实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通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国—东盟信息港算力网络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落地见效,到2025年,初步建成算力高速互联、企业高效入算的全光运力网络,全面提升数字广西综合实力,提升新型数据中心网络互联支撑能力,为助力数字广西、乡村振兴和“宽带边疆”战略落地实施,服务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助力添彩,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西篇章。

(执笔:林金霞、张娟;供图: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责任编辑:陶恒)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