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桂林叠彩山和木龙湖景区。
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成为很多人对桂林向往的序幕。而当你真正来到桂林这片神奇的山水间,浪漫才刚刚开始。
清晨,渔翁划着小舟,欸乃桨声中,碧从天地来。相公山、尧山日出云海,金光灿灿;一碗热气腾腾的桂林米粉,打开了一天的味蕾。观山、看水、游洞、戏水、赏瀑、骑行、徒步,趁着阳光正好,去寻找四季的浪漫之歌。
夕阳时分,你可以爬上塔山,或者到茶店路、仙鹤洞、杨梅岭来看看,以一种颇有仪式感的方式告别白天。入夜后的桂林,更有活力了!来悦坊小酌,到燕湖夜市吃宵夜,要不就上天湖追星,或者去摩天岭、桂海晴岚露营。这厢桂林大剧院的歌剧唱响,那厢东西巷的桂剧咿呀呀呀地诉说着千年城事。
塔山渔火 李腾钊/摄
如果这些你都觉得还不够浪漫,还可到兴坪租条小船,抿一口桂林三花,枕着波涛看月亮。“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让山水间的浪漫入梦来。
赏一场世界级的艺术盛宴
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第一站就来到桂林,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使命。
依托桂林秀甲天下的山水,按照“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建设要求,打造一个“世界级标准”的艺术节,是桂林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一个大手笔、大动作。
2022年12月11日,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式在广西省立艺术馆隆重举行。何平江/摄
桂林不仅有山水甲天下的优势,也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尤为珍贵的是1944年“西南剧展”的文脉仍在这片土地上延续,精神遗产的传承是一个文化品牌的灵魂所在。
2022桂林艺术节以“山水有约·桂林有戏”为主题,历时9天,29个演出项目、128场展演,承接了“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盛举”的余韵,带领观众穿越艺术之门,回望“西南剧展”激情燃烧的壮举;跨越“文化之桥”,走进爱丁堡、阿维尼翁等著名艺术节举办地,唱响连通世界的艺术之音,以充满青春活力的姿态进行了一场世界级艺术实践。
如果错过了艺术节,每年还有“漓江之声”、每周有“周末大家乐”,桂剧、彩调等地方戏让你欣赏个够。
品一番多彩的民族风情
桂林聚居着瑶、侗、壮、苗等28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少数民族给桂林带来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民俗活动。瑶族的传统舞蹈长鼓舞(又称“黄泥鼓”),舞姿优美,鼓影纷飞;侗族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月也”联欢,丰富多彩,气氛浓郁;瑶家的打油茶,有客必敬情谊深;壮族特有的三月三“歌圩节”、抛绣球,以及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独特婚俗,别有风致;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
为充分展示区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景象,广西每四年都会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会设置了花炮、珍珠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少数民族武术、民族健身操、投绣球、攀爬椰子树、蚂拐捉害虫等竞赛项目和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表演项目。其中有些项目,估计不少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定会刷新你对运动会的认知。
桂林龙胜百家宴
距桂林市区70多公里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是瑶、侗、壮、苗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著名的龙脊梯田境内,布满了浓厚民族风情的黄洛瑶、银水侗寨等民族村寨。该县有30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6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传承之花在此地竞相绽放。苗、瑶、侗、壮、汉等各民族群众在此安居乐业,并将其传统节日传承下来,细数下来达到了近百种,号称“百节之县”。桂林市临江路两江口,建有漓江民俗风情园,将瑶、侗、壮、苗族的文化、艺术、民俗、歌舞、餐饮汇聚一体,在欢歌中体验民族风情,令人流连忘返。
尝一遍桂林的特色美食
桂林的美食很多,最出名的当属米粉。米粉有鲜米粉和干米粉之分,桂林人和桂林的米粉店吃或用的就是鲜米粉。鲜米粉只有五六个小时的保鲜时间,所以桂林的米粉厂都要凌晨开工,以保证早上各个米粉店能够按时收到米粉。大部分米粉店一到中午就闭店休息了。
卤水是卤菜粉的魂,一勺卤水奠定了一碗卤菜粉的成与败。桂林米粉用的卤水一般由三四十种香料熬制而成,而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熬制卤水的独门秘籍,他们选择香料的组合、比例各有不同。今天的桂林大街小巷开有几千家米粉店,但如果细品,你依然能辨别出不同店家味道的差别。
对于桂林人而言,从外地回桂林,下火车、下飞机,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去熟悉的店铺吃一碗米粉。这是各个时代桂林人的共同默契。这碗米粉,是每个桂林人牙都还没长全的幼儿时就存在的味蕾记忆,是读书上班后最常见的“过早”,是生活窘迫时5块钱就可以填饱肚子的安全感,是白先勇口中“乡愁引起原始性的饥渴,填不饱的”。
恭城油茶
近年逐渐风行的油茶,也是桂林饮食文化的一道精华,被誉为“中国咖啡”,是用茶叶和姜等捶打而成,搭配炒米、麻旦果和花生米等一起食用。据史料记载,油茶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分地域来看,又包括恭城油茶、资源油茶、平乐油茶、灌阳油茶等。
油茶原本主要是部分县域群众在家中喝的,并没有形成产业。其中,恭城油茶的名气最响亮,但油茶并非恭城人的专属,平乐、灌阳、龙胜、资源、全州等地群众也有喝油茶的习惯,只是在配料和喝法上各有不同,如制作灌阳油茶要用到鱼或排骨,伴以粉丝、酸辣椒、米花等,口味丰富,正式喝油茶前还要品尝苦茶、甜茶,仪式感十足。平乐油茶又叫水上油茶,口味与恭城油茶接近,但会同时食用花生奶茶、酿菜等,极具地域特色。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漓江两岸,峰林棋布。茫茫云海,山环水绕。最美三月天,来桂林赴一场山水之约吧!在瑰丽的山水间,体验原生态的生活,享受优美的文化艺术,领略桂林山水如画卷般的清丽幽远和秀美绝伦。
(供图:桂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责任编辑: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