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2年第10期作者:吴杰明
字号:默认超大|


2021年七一前夕,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飞行表演的15架歼-20飞机在某军用机场威武列阵,广大官兵整齐列队,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供图 余红春/摄

  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95年来,人民军队走过了光辉历程,创造了辉煌业绩。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引领全军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习主席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新境界,铸就了人民军队的强军胜战之道。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讲,就在于有习主席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正是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英雄的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续写了新的时代篇章,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一、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擘画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蓝图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2012年12月,习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进一步将其明确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三者相互联系,指明了新时代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提出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党的十九大在明确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即建成同我国强国地位相称,能够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备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军队。这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对军队建设的内在要求,拓展了强军目标的视野和标准,彰显出与世界强国军队比肩竞争的雄心壮志,为新时代强军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用强军目标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全军各部队紧密结合实际,把强军目标要求贯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推动实现强军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强军目标标定的方向,深化细化落实举措,努力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广大官兵自觉把强军梦与个人理想抱负和成长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本职岗位上为实现强军目标作贡献。

  二、坚持政治建军,确保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本色

  确立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2014年10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从时代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确立了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12月30日,党中央批准转发《中央军委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是在党、国家和军队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口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开启了新时代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新征程。以这次会议为起点,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为踏上新征程奠定了坚实思想政治基础。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我军的命根子紧抓不放。从2014年底开始,全军以整风精神推进政治整训,重振政治纲纪。严肃查处郭伯雄、徐才厚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并全面彻底肃清其流毒影响,深入推进思想清理和组织清理,围绕12个重大是非问题开展教育辨析,加大政治上考察干部力度,全方位纯洁组织、纯洁队伍。为推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严起来、实起来,2012年11月中央军委修订《中央军事委员会工作规则》,2014年4月建立请示报告、督促检查、信息服务“三项工作机制”。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首次把军委主席负责制写进党章。军委印发《关于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意见》,编印《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读本》,在全军开展“坚定信念、铸牢军魂”和“维护核心、听从指挥”主题教育,组织专项巡视,引导官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了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预备役部队管理体制,实现了党对全国武装力量的统一领导。

  深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军委机关印发《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举办高级干部专题研讨班,组织全军宣讲团到部队宣讲。各级分批轮训团以上领导干部,持续开展“理论服务走基层”活动,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扎实推动强军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涌现出“大功三连”等一批学用理论先进典型。2020年12月,军委召开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构建起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制定出台《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构建新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各级党组织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党风军风显著好转,兵心士气极大提振。2013年11月,习主席接见全军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2017年10月,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2018年8月,军委召开党的建设会议,通过《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党的建设的决定》,深刻总结新时代军队党的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部署全面加强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任务。

  三、坚持改革强军,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

  谋划部署改革大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动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亲自决策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亲自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三次主持召开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当面听取各大单位改革意见建议,组织研究改革重大问题。2015年7月,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建议》,一整套改革设计破茧而出。2015年11月,中央军委召开改革工作会议,习主席向全军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动员令,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军事改革由此拉开大幕。

  实施改革“三大战役”。一是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主要是构建“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领导指挥体制。调整组建15个军委机关职能部门,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和大陆军体制被打破,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开启运行。二是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主要是打造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军事力量体系。裁减军队员额30万、减少全军团以上建制单位机关1000多个、压减非战斗机构现役员额近一半,作战部队更加充实,合成化程度、作战编组和运用灵活性显著提升。三是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主要是创新推出体现军事职业特点的政策制度。包括:推进军费管理、兵役制度、军士制度改革,深化军人工资、住房制度、医疗保障改革,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机制,构建军人荣誉制度体系,等等。通过这些改革,使我军实现了整体性革命性重塑,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四、坚持科技强军,全力推进国防科技创新

  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习主席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深刻影响我军建设发展。必须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潮流,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把科技强军兴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相继成立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军事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重新调整组建军事科学院,使科技强军有了全新的领导机关和主体力量。

  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创新。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出许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自主研发一系列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国产航母、新型主战坦克、大型驱逐舰等“大国重器”入列服役,空军主力战机以歼-20、运-20为代表更新换代,东风系列战略导弹提振人心,我军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实现整体跨越,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五、坚持人才强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对人才强军作出顶层设计。强军兴军,要在得人。新时代,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高度重视军事人才建设。2013年底,习主席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敢担当的建军治军骨干。2021年11月,中央军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习主席要求把人才强军摆在突出位置,确保人才总体水平跻身世界军队前列。军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军队人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22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军事人才队伍建设举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习主席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更好发挥人才对强军事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军委制定和落实人才建设“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推动军事人员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端正选人用人导向。提出军队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树立注重基层、注重实干、注重官兵公认的导向。成立全军干部考评委员会,军以上干部由军委统一掌握。出台选人用人工作监督、干部任职回避等5项制度,开展干部工作大检查,集中对军级以上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对军师级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专题考察,选人用人风气更加纯正。2020年12月,军委印发《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和11项法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院校教育作为军事人才培养主渠道,重点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立德树人、为战育人;部队训练实践作为官兵成长成才的基本平台,重点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坚持在本职岗位、重大任务、斗争一线锻炼培养和发现人才;军事职业教育作为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的补充和拓展,重点构建官兵时时学、人人学、终身学的格局。

  六、坚持依法治军,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明确依法治军的重要地位作用。2014年10月,经习主席提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写入全会决定,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2015年2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强调把依法治军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然要求,人民军队法治化建设进入“快车道”。

  加快军事法规立法步伐。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兵役法、军队党的建设条例等重大法规陆续颁布或修订,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军委组织专项巡视,督促检查军以上单位贯彻落实法规的情况;各大单位组织专项巡察,督促师以下单位落实法规。各级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官兵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

  实现治军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转变,从单纯依靠习惯经验开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条令条例办事转变,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局面逐步形成。

  七、聚焦能打仗、打胜仗,高标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

  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两个不够”“五个不会”等突出问题,习主席反复强调要归正工作重心,把全部工作和心思聚焦到备战打仗主责主业上来。2012年底,习主席鲜明提出战斗力是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从2014年3月起,全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和“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活动,凝聚起练精兵、谋打赢的高度共识。

  从难从严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2018年1月3日,中央军委举行开训动员大会,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号召广大官兵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打赢能力。此后每年年初,习主席都要签署命令,向全军进行开训动员。各部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广泛开展使命课题针对性训练、联合演训,跨区全域练兵、实兵对抗演练成为训练常态。大力端正训风演风考风,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稳步提升。军委印发《新时代培育战斗精神实施纲要》,建立战斗精神培育长效机制,官兵战斗意志空前高涨。

  高标准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各部队积极遂行海上维权、边境管控、国际维和、重大阅兵、抢险救灾、反恐维稳、撤侨护航等任务,展现出良好精神风貌和过硬能力素质。在台湾海峡,积极应对外部军事挑衅施压,有效震慑了“台独”分裂图谋;在边防一线,坚决回击外军侵略行径,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利比亚、也门,高效实施撤侨行动,将身处险境的同胞安全撤离;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累计派出42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和打击海盗任务;在抢险救灾、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前沿,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为党分忧、为民造福。

  2022年7月27日,习主席在参观“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时强调,再过5年,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全军要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要求,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再接再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作者:吴杰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中将政治委员)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