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希腊总统萨克拉罗普卢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中国和希腊同为拥有悠久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两国相互欣赏、借鉴、理解、帮助,在对话与合作中,展示了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广阔前景。日前,《中国新闻发布》特别邀请太和智库副秘书长刘宪对希腊驻华大使乔治·伊利奥普洛斯进行了独家专访。
刘宪:北京冬奥会期间,您到现场观看比赛了吗?有何感受?
伊利奥普洛斯:我没能以观众的身份坐在场馆内观赛,不过我在现场观看了开幕式。不得不说,开幕式编舞和艺术指导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看到由44个孩子组成的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时,我真是既惊喜又感动。此外,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则是另一段让我难以忘怀的经历。我来自奥运会发源地和奥运圣火采集地——希腊,能够在中国的首都传递火炬,我感到非常荣幸、终生难忘。
2月2日,希腊驻华大使乔治·伊利奥普洛斯(右)作为第20棒火炬手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希腊驻华大使馆/供图
刘宪: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并于19世纪末在希腊复兴,希腊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者和传承者。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从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奥林匹克格言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团结”。请问对此您如何理解?
伊利奥普洛斯: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首次举办,迄今已有近2800年的历史。时至今日,这一传统还在激励着全世界的人们,启迪着人们的心灵,这一点非常了不起。我想原因就在于奥运会所代表的人文价值,即通过高尚的竞争、团结、友谊与和平,实现卓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的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具有凝聚世界的魅力。“Olympiaki Ekecheiria”,即奥林匹克休战,是对世界和平的永恒宣言,它让人们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团结起来最终战胜分歧,共同为人类的进步和福祉而努力。
2021年10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奥运摄影师的1896——来自奥林匹克故乡希腊的祝福》专题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图为希腊驻华大使乔治·伊利奥普洛斯(中)及其夫人(左二) 和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原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左一)等共同出席展览开幕式。人民视觉/供图
刘宪:近年来,中国和希腊的体育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您期待两国未来在体育方面展开怎样的合作?
伊利奥普洛斯:希腊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合作领域众多,这充分体现了两国的相互理解和密切配合。在过去的15年里,就体育而言,希腊很高兴两次将奥运圣火传递给北京,分别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除了奥运圣火,我们也很高兴将希腊举办雅典2004年奥运会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中国同行。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9日,希腊雅典,在北京冬奥会火种交接仪式上,希腊总统卫队升起奥林匹克会旗和中、希两国国旗。人民视觉/供图
如您所知,体育是一个国际化的领域,运动员同场竞技、加入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团队、分享知识,教练员和体育企业也如此。这也是一个充满合作的领域,不仅让运动员们创造辉煌战绩,而且拉近了各国体育迷的距离,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我相信,希中两国在体育合作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腊在田径和其他一些运动方面的竞技传统由来已久,如部分团体项目、高尔夫和帆船等,都可以成为两国拓展和加深体育合作的项目内容。
刘宪:2022年是中希建交50周年,您如何看待增进两国人民彼此间的了解?
伊利奥普洛斯:希腊和中国都拥有源远流长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文化遗产让两国人民有着相似的生存与发展意识。虽然生活在相距非常遥远的两个地方,但我觉得希腊人和中国人彼此之间有很多共识。我们都高度珍视生命,敬重长者;我们都善于团结一致,调动集体智慧,凝聚精神力量。几个世纪以来,这些特质极大地帮助了我们去克服困难、战胜危机。
我们都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高度负责,均致力于找到一个共同点以促进和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我们可能不会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但我们有能力进一步拉近彼此的关系。我一直提倡学术交流,而不仅仅是语言学习,因为只有彼此研究得越深入,相互之间的差异才会越小,才能找到共通的方式去加深双方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刘宪:今年3月,中国与希腊在雅典签署了《2022—2024年旅游领域联合行动计划》。您如何评价两国在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伊利奥普洛斯: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希腊和中国在很多领域的合作均保持着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希腊始终愿意与中国探索新的合作机会。近年来,在文化领域,2008年“中国希腊文化年”、2017年“中希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年”等重大活动均为双方合作提供了诸多机会,让我们能够举办意义非凡、令人难忘的文化活动,让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使是在最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两国交往带来重重阻碍,我们依然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合作,顺利举办了“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以及希中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
如您所知,希腊是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待旅游业和航空运输恢复正常后,我们期待着再度迎接中国游客去希腊观光旅游,探索这个历史底蕴深厚同时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国家。我也确信,我的许多同胞也都渴望着体验中国的美景和文化。
远眺希腊雅典卫城和古城 视觉中国/供图
刘宪:您去过中国哪些地方,有什么感受?
伊利奥普洛斯:因为工作关系,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北京。虽然平时比较忙碌,但是参观博物馆一直是我和妻子优先考虑的事情。通过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和其他许多景点,我对中国保护和展示历史的努力有了很多了解。尽管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我认为自己很幸运,截至目前,我已访问过上海、天津、海南等省市,以及成都、西安、烟台、北戴河等地。我希望很快能有更多机会去旅行,继续探索中国的美丽风景和灿烂文化。
(作者:刘宪 太和智库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