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联合国将中国农历的第六个节气——“谷雨”这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相传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在“谷雨”时节创造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
今年的4月20日,是第十三个“联合国中文日”。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文教育网络平台—中文联盟与我国驻外使领馆、中文教育机构、中外院校、企业等全球300多家机构携手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联合国中文日”创立12年来,不仅促进了中文在联合国内部的应用,也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窗口。
当俄罗斯孩童手握毛笔,写下稚嫩的中国字;当法国年轻人身着戏服,唱一段悠扬的中国传统戏曲;当拉脱维亚小学生齐声高唱中国儿歌;当巴基斯坦青年认真写下“我爱中文”,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中文的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足音更加铿锵有力。据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中文越来越为国际受众了解和熟知,并在海外留下深刻且富有影响力的文化烙印。
当地时间4月20日,多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交官共同书写中文长卷。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供图
当地时间4月21日,法国巴黎的中文爱好者在中文日活动现场表演中国传统曲艺节目。中新社记者 李洋/摄
当地时间4月20日,在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FEFU)孔子学院符拉迪沃斯托克分校的中文书法课上,一名俄罗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握毛笔认真学写汉字。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