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博德纳斯塔 视觉中国/供图
双边关系的基础
2019年是尼中双边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年10月12日至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首次访问尼泊尔,也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23年再次访尼,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访尼期间,习近平主席同班达里总统共同宣布,双方将本着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精神,建立尼中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前,班达里总统于2019年3月第四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晤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访问期间签署了多项协议。作为时任尼泊尔驻华大使,我有幸在两次访问期间参与接待工作并见证了双方的历史性会晤。两国同意在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这一更广泛的主题下发展两国关系。尼中友谊在双方签署协议、达成谅解后进入了新时代。
尼中两国都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想。尼中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互惠互利、互不侵犯、睦邻友好的原则之上。回顾过去,尼中友好合作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尼中双边关系的三大支柱——文化、政治和经济交流,一直在稳步发展。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和谐亲睦,特别是自1955年8月建交以来不断发展,近年来更达到新的高度。两国关系由双边条约界定,是大小和实力不同的邻国之间建立平等、世代友好和全面的合作关系的典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方坚定不移地支持尼泊尔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中方在不干涉尼泊尔内政的情况下,通过政府渠道持续坚定地支持尼泊尔为求发展而奋斗,值得称道。尽管尼泊尔的政权和政府经常发生变化,但中国与尼泊尔就发展而展开的合作对于提高尼泊尔人民的福祉一直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从不干涉尼泊尔内政,不像某些区域大国和全球大国因为尼泊尔政权或政府的改变而公然侵犯尼泊尔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尼泊尔内政施压。尼泊尔人民赞赏中国不干涉内政、与尼泊尔民选政府合作的立场。
同样,尼泊尔明确承诺支持中国核心利益。尼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坚决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西藏和新疆事务是中国的内政。尼方也坚定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尼泊尔不会允许在其领土上进行任何反华活动。
2019年9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抵达加德满都,开始访问尼泊尔,时任尼泊尔驻华大使鲍德尔(右三)在机场迎接。利拉·马尼·鲍德尔/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与新发展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经济衰退,全球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剧。在这样的情况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以人为本谋发展、构建公平公正的世界秩序的理念。他的全球发展愿景可以被视为维持世界经济增长、振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重创的多国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的中国式解决方案。习近平主席呼吁“平衡、协调和包容性发展”,包括宣布将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值得称道,契合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期待。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扩大在扶贫、疫苗、气候、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的倡议令人赞叹。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为推动实现人类共同珍视和渴望的和平、繁荣、和谐、公平、正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平衡,以人为本谋发展、构建公平公正的全球秩序的理念,代表了全球普通民众的愿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我看来是一种新的有利于全球发展的哲学思想,需要各国开展互利合作,相互尊重,建立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维护全球和平、公平与正义。尼泊尔和世界各国可以与中国携手,根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制定共同战略和发展政策,在平等、和平、相互尊重、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协调国际关系。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政府的执政能力是巨大考验。中国政府在这场战斗中调动了整个国家机器和所有可能的资源,这被证明是在疫情等紧急情况下最有效的国家治理方式。中国的做法是以人为本、珍视每一个生命的典范。中国还与包括尼泊尔在内的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中国是向尼泊尔提供新冠疫苗和医疗用品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尼泊尔真诚、可靠、慷慨、患难与共的朋友。我认为,包括尼泊尔在内的世界各国可以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危机时,效仿中国的治理方式。
新冠疫情对全球所有国家的经济——无论国家大小以及发达程度——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但中国成功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并重振经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高度融合,中国经济活力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中国经济快速恢复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涟漪效应,携手其他许多经济体从衰退中振兴。与中国在旅游、投资和贸易领域的持续合作,对于陷入困境的多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至关重要。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陷入贫困的人口数量新增1个多亿。然而,中国却在这一年取得前所未有的减贫成就,提前十年完成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习近平主席以脱贫攻坚为发展重点,充分体现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力度动员政府机构为最贫困人口服务的决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已使8亿多人口脱贫。中国的成功为人类减贫史写下了新篇章。尼泊尔和其他各国可以向中国学习,对抗贫困这个人类文明的共同威胁。疫情、贫困、安全、数字鸿沟和气候灾害等挑战,都可以通过全球合作来解决。
冬奥会与政治
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北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近两年来,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利局面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国际社会应该感谢和鼓励中国正在做的工作。中国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困难,成功举办了冬奥盛会。
体育赛事是当今世界促进和谐、友谊、团结和亲密的重要舞台。以任何借口试图玷污人类和谐与亲密的领域,如奥运会,都是不可想象的。奥运会不应该被任何人利用,成为狭隘的政治操纵的工具。我们应该以奥运会为契机,通过体育增进世界人民的联系。
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一度被分成了“两极”。那时的奥运会变成了利己国家的游乐场,令那些想在体育领域大显身手的人望而却步。如今,世界并未像当年那样处于收缩状态,不参加奥运会的决定不利于人类文明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通过剥夺自己国家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资格而受益。我们应该准备好,通过体育向世界传递团结、友爱与和谐的信息。如果国家之间出现任何问题,应该以其他方式解决,而不是与体育挂钩。
衷心祝贺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首都北京隆重而有尊严地成功举办。
前进之路
尼泊尔和中国的政治稳定与社会繁荣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双方应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以实现互利共赢、地区稳定和共同发展。两国政府应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加强落实两国领导人业已达成的共识——特别是在2019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尼泊尔和班达里总统访华期间已签署的协议和达成的谅解。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以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为主题,两国高层继续加强对话交流,建立信任,增强信心,促进互利合作。尼泊尔和中国完全可以共享区域和全球平台,维护共同利益。
尼中友谊万岁!
(作者:利拉·马尼·鲍德尔(Leela Mani Paudyal)| 尼泊尔前驻华大使)